[实用新型]复合式自发光雕花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6389.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国;叶诗忠;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禹道具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12 | 分类号: | H05B3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41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发光 雕花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雕花玻璃。
背景技术
雕花玻璃用于专卖店的展示柜与柜台等需要玻璃板的柜体上。
现有的雕花玻璃无法实现自发光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式自发光雕花玻璃,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复合式自发光雕花玻璃,包括一雕刻有花纹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的上方覆盖有上下设置的两层透明电极层,两层透明电极层从下至上分别为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雕刻有花纹的玻璃板为第一玻璃板;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有一电致发光粉层;
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上方覆盖有第二玻璃板;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引出一接线端子;
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引出另一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传统的雕花玻璃的结构,设置有电致发光粉层,便是实现照明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选取透明电极层用于电致发光粉层的施加电场,便于实现电致发光粉层的发光。通过具有发光特性的雕花玻璃实现气氛的烘托。更适用于专卖店进行销售过程中,吸引顾客。
通过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对电致发光粉层施加交流电压,激发电致发光粉层发光。
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为背电极。
所述电致发光粉层的厚度为0.02mm-0.03mm。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选取电致发光粉层的厚度保证发光性能的同时,控制自重。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0.02mm-0.03mm;
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0.02mm-0.03mm。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保证导电性能的同时,便于保证透光性。
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厚度为1.5cm-3cm;
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厚度为1.5cm-3cm。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选取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厚度,节约成本的同时,控制自重,且能保证强度。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设有一由透明的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开设有一用于容置电致发光粉层的通孔;
所述电致发光粉层的厚度等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02mm-0.03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绝缘层上设有用于容置电致发光粉层的凹槽,便于实现电致发光粉层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固定。
所述第一玻璃板的上表面设有凹坑,以所述凹坑作为花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花纹设置在第一玻璃板的上表面,便于防止花纹外露而导致的易积灰的问题。
所述凹坑的正上方设有所述通孔。便于发光处的结构与凹坑的结构相匹配。
所述凹坑内壁连接有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凹坑内设有所述电致发光粉层。
便于实现对花纹处的发光特性,便于夜间观看花纹的花饰的同时,在白天通过光照增强花纹的立体感。
所述第一玻璃板的下表面涂覆有光触媒涂层,所述第二玻璃板的上表面涂覆有光触媒涂层。
便于实现自清洁的效果,保证玻璃的透光效果。
还包括一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窗框,所述窗框内设有用于固定第一玻璃板、第一透明电极层、电致发光粉层、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二玻璃板的槽体;
所述窗框上开设有用于接线端子引出的通孔。
通过窗框实现绝缘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防止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的角部经受撞击,实现对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包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禹道具设计制作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禹道具设计制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6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