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卡组装振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6596.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2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利;李发红;刘桂宝;杨建军;张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亚力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3/00 | 分类号: | B07B13/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向用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卡的自动组装过程中的振动盘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在汽车领域,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线束的故障率也相应增加,线束的组装工艺必须精细。
现有的线束上的线卡组装的时候,都是通过手工拿取线卡,由于线卡很小,线束也比较细,还分成多股,再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区分方向,固操作者通常需要运用镊子,小心翼翼地进行装配,通过人工来进行装配,效率不高,也容易出错,特别是对于新员工,操作不熟练,不仅效率低,装配起来也不准确,牢固性不强,外观不美观,还增加了人工成本及其他的生产产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卡组装振动盘,能够自动选取线卡,并将线卡的位置进行自动选择,自动传送至安装座上进行线卡的组装,无需人工挑选安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种线卡组装振动盘,包括底座、振动盘本体、控制台、导轨和安装座,所述振动盘本体、控制台和安装座都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导轨连接振动盘本体和安装座,所述振动盘主体包括振动电机和呈旋涡状的容置盘,所述控制台与振动电机电连接,容置盘安装在振动电机的上端,线卡不分方向地倒入容置盘中,振动电机振动工作,容置盘也跟着振动,容置盘与导轨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线卡方向识别区,线卡通过方向识别区的识别后,沿着导轨方向运送到安装座上。
其中,所述线卡方向识别区位于容置盘与导轨拼接的位置,包括第一识别区、第二识别区和第三识别区,所述第一识别区、第二识别区、第三识别区相互拼接在一起,且呈盘旋状位于容置盘上端,所述第一识别区连接容置盘,且较第二识别区的宽度宽,第一识别区的两端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识别区只有一侧有挡板,另一侧悬空,所述第三识别区的宽度较第二识别区的宽度窄,所述第三识别区上还设置有选择通道,所述选择通道为三面环形结构,所述第三识别区的宽度与线卡主体的卡线位置向外时的位置的底边宽度一样,线卡主体只有卡线位置向外的状态时通过,所述卡线主体经过第三识别区后进入导轨并向下运送至安装座。
其中,所述第三识别区和安装座之间的导轨为一端开口的凹槽结构,所述线卡按第三识别区通过的状态沿着导轨方向向下运输至安装座上。
其中,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卡线凹槽和线卡阻止位,卡线凹槽上设置有供线卡通过的线卡通过位,导轨上的最后一个线卡运动到线卡阻止位后停止,线卡上的卡线位置正好与卡线凹槽重合。
其中,所述线卡阻止位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座上,且螺丝的固定位可调节。
其中,所述控制台上设置有电源总开关、强度调节器、保险丝、频率调节器、指示灯和报警器, 所述电源总开关和强度调节器都与振动电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卡组装振动盘通过设置有振动盘主体,在振动盘主体上的呈旋涡状的容置盘上倒入线卡,线卡在容置盘中振动,不停地变换方向,当进入线卡方向识别区时,依次经过第一识别区、第二识别区和第三识别区后,对线卡的方向进行一个选择,通过三步选择,符合要求的线卡进入导轨并被运送到安装座上,进行线束的安装,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将小小的线夹拿起,用镊子进行线束的安装,安装更为快速,生产效率高,安装后的性能也有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卡组装振动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盘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向识别区简要是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线凹槽和线卡阻止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台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底座2、振动盘本体
3、控制台4、导轨
5、安装座6、线卡
21、容置盘 22、振动电机
23、方向识别区 51、卡线凹槽
52、线卡阻止位 231、第一识别区
232、第二识别区233、第三识别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亚力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亚力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6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