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支架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6763.4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董焰;田强龙;王宝营;李庆伟;何洪胜;秦元明;安志勇;刘会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昌盛日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14 | 分类号: | F16F7/14;F24J2/52;H02S2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永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5 | 代理人: | 殷雷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换成所需电能的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光伏电站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光伏电站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已广泛应用到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煤矿塌陷区、渔光互补等等场合。因此超高度和大跨度的光伏支架已逐渐普及,其利用钢丝绳作为组件主要支撑,随着不同场地的要求,跨度增加后,对构件的挠度产生了影响。在大风状况下,会导致构件下挠增大。因此,减少钢丝绳下挠,衰减大风反应,增强稳定性,保证光伏组件的最佳发电效果,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稳定组件,减少组件隐裂现象的光伏支架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钢丝绳I,钢丝绳夹,圆钢抱箍,钢管,钢丝绳II和钢性垫片,所述钢管垂直于钢丝绳I布设于组件中间,所述钢管通过圆钢抱箍裹紧于刚性垫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圆钢抱箍通过钢丝绳夹固定于钢丝绳I上。
钢丝绳II穿过钢管两端向下斜拉与钢立柱底端相连,这样将风震的影响传到柱底,减少了对组件的影响。
优选的,每两根钢立柱之间的光伏组件上间隔设置两根钢管,分别位于1/3处,和2/3 处。
优选的每根钢管与钢丝绳6点连接。
所述钢丝绳I的直径为钢丝绳II的2-3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此种减震装置,可以在大风情况下起到衰减和吸收振动的作用,起到保护光伏组件正常工作和安全的作用。
(2)该减震装置吸收能量大,结构简单,运行平稳,震动产生的能量将被柔性钢丝绳所吸收。能够有效的稳定组件,避免组件铺设平面在大风中来回摇曳,减少钢丝绳下挠,减少组件隐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到光伏支架的立面图。
其中,1-钢丝绳I;2-钢丝绳夹;3-圆钢抱箍;4-钢管;5-螺栓;6-光伏组件;7-钢丝绳 II;8-斜梁;9-钢立柱;10-刚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一种光伏支架的减震装置,包括钢丝绳I1,钢丝绳夹2,圆钢抱箍3,钢管4,钢丝绳 II 7和钢性垫片10,所述钢管4垂直于钢丝绳I 1布设于组件中间,所述钢管4通过圆钢抱箍3与刚性垫片10固定,所述圆钢抱箍3与钢丝绳I 1通过钢丝绳夹2固定。
钢丝绳II 7穿过钢管4两端向下斜拉与钢立柱9底端相连。
每两根钢立柱9之间的光伏组件6上间隔设置两根钢管4,分别距左侧钢立柱9 1/3处位置和2/3处位置。
每根钢管4与钢丝绳I 6点连接。
所述圆钢抱箍3与刚性垫片10通过螺栓5固定。
钢丝绳I的直径为钢丝绳II的2-3倍。
使用时:钢丝绳I沿东西向走势固定于斜梁8上,上部铺设光伏组件6。在组件6布置平面设一根南北向的钢管4,钢管4通过钢丝绳夹2与圆钢抱箍3固定于粗钢丝绳1上。此钢管抱箍3用钢性垫片10与螺母5将钢管4紧紧固定住,细钢丝绳7穿过钢管4,两端向下斜拉与钢立柱9柱底相连,将风振影响传至柱底,传到基础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昌盛日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昌盛日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6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独立安装液力缓速器防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MPV后桥的空气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