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乙烯热收缩防水帽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7207.9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0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凯;伍富波;张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双流川双热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7/00 | 分类号: | F16L5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收缩 防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收缩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热收缩防水帽。
背景技术
防水帽是一种经高能离子辐射处理的聚乙烯材料,外观呈帽状,由聚乙烯管材扩张成型,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老化性、耐环境应力开裂、密封性能好等特点,这种材料还具有独特的“记忆效应”,经扩张、冷却定型的材料在受热后可以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利用这种特性来制成防水帽,将其应用于各种规格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端头的防水和防护。现有防水帽与保温层外夹克层粘接效果不佳,且在极寒条件下基材容易破裂,导致保温层及钢管出现被腐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防水帽粘接效果不佳、易破裂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质量更好,粘胶更牢的热收缩防水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聚乙烯热收缩防水帽,包括由辐射交联聚乙烯制成的防水帽壳体,防水帽壳体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中间设有台阶过渡,所述防水帽壳体内还设有一层热熔胶层,所述防水帽壳体的内侧设有凹槽纹路,所述热熔胶层完全填满凹槽纹路。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水帽壳体的厚度与热熔胶层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水帽壳体大头端的内侧以及该端的热熔胶层设有一致的向外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水帽壳体的小头端设有向内收缩的挡圈,所述热熔胶层位于挡圈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聚乙烯防水帽的壳体内设置一层热熔胶层,热熔胶层的厚度与壳体相同,并且在壳体内侧设置凹槽纹路,使热熔胶与壳体粘接更牢,在壳体大头端设置斜面,使防水帽安装更加容易,在壳体小头端设置挡圈,可防止热熔胶外流,密封防水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防水帽壳体,2-热熔胶层,3-凹槽纹路,4-斜面,5-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辐射交联聚乙烯制成的防水帽壳体1,防水帽壳体1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中间设有台阶过渡,所述防水帽壳体1内还设有一层热熔胶层2。传统的防水帽只有壳体,没有内侧的热溶胶层,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先在保温管外侧刷一层热熔胶,然后再套上防水帽的安装形式,其缺点是在刷热熔胶时,热熔胶易流动,且附着不均匀,在套上防水帽时,热熔胶与防水帽会相对移动,导致出现缝隙,粘接密封不牢等缺陷,并且这个过程较为繁琐,影响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直接在防水帽壳体1内设置一层热熔胶层2,热熔胶层2在软化状态时通过模具压紧在防水帽壳体1内,冷却后保持为固体形态,在使用时先对防水帽内部进行加热,待到热熔胶层2软化后,再套接到保温管上,最后防水帽外壳1收缩将热熔胶层2牢牢压紧在保温管上。整个过程简单方便,施工效率高,并且热熔胶填充均匀,与防水帽壳体1和保温管粘接牢靠,密封防水性能好。
所述防水帽壳体1的内侧设有凹槽纹路3,所述热熔胶层2完全填满凹槽纹路3。设置凹槽纹路3是为了增大防水帽壳体1内侧的粗糙度,从而提高与热熔胶层2的接触面积,使得两者粘接更加牢靠,在使用过程中往保温管上套装防水帽的时候热熔胶层2也不会出现太大的位移。
所述防水帽壳体1的厚度与热熔胶层2的厚度相同。热熔胶层2的厚度直接影响到保温管的密封性能,太薄了容易使防水帽壳体1与保温管之间出现缝隙,影响密封性能,并且抵御热胀冷缩的能力有限,防水帽壳体1易开裂,当热熔胶层2的厚度与防水帽壳体1的厚度相同时,能够达到密封、粘接牢靠、收缩能力好等有益效果。
所述防水帽壳体1大头端的内侧以及该端的热熔胶层2设有一致的向外倾斜的斜面4。所述防水帽壳体1的小头端设有向内收缩的挡圈5,所述热熔胶层2位于挡圈5内。设置斜面4的目的是为了在套装防水帽时提供一个过渡段,使防水帽更容易安装,同时减少热熔胶层2的变形位移。设置挡圈5同样是为了避免在套装防水帽时热熔胶大量的从防水帽壳体1小头端留出,从而提高防水帽与保温管粘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使用效率高,能有效地提高防水帽与保温管的粘接性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双流川双热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双流川双热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7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保护刹车油管的热收缩套管
- 下一篇:一种水位自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