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壳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7748.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2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华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6 | 代理人: | 林枫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电池壳盖。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具有放电时电动势能稳定的特点,被广泛用作汽车、摩托车等机动、电动车的主要动力源。铅酸蓄电池常常需要通过注酸孔添加液料,因此注酸孔上常常设有可开合的盖片。现多数在盖片的侧面、注酸孔上面设有排气缺口,这样方便盖片封盖于注酸孔时可排气,方便封盖。封盖时,使用超音波设备在盖片与注酸孔口粘涂胶水等使其粘住,采用这种粘结方式,容易堵住排气缺口,难于封盖。
而且电池壳盖上多数由一个盖片封盖多个注酸孔,当往其中一个注酸孔添加液料的时候,将同时打开多个注酸孔,这样将使无需作业的注酸孔内的液料增加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可能影响其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池壳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池壳盖,包括壳盖体和盖片。壳盖体上面设有接线端子的安装孔和注酸孔。盖片用于封盖注酸孔,盖片中间设有贯穿盖片的排气孔;所述注酸孔包括位于注酸孔上部的凹台和位于注酸孔下部的注酸孔道;所述凹台与盖片相互匹配;注酸孔道的顶面设有透气缺口。使用时,将盖片放置注酸孔上,然后手动按压即可将盖片封住注酸孔,操作方便。这样可有效解决盖片粘结于注酸孔时,排气孔被堵住导致封盖困难的问题,而且还能省去胶水、超音波设备的使用,节约成本。
优选的,所述盖片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的下端直径小于下部上端的直径。盖片下部呈锥状,使盖片可快速封盖于凹台。
优选的,每个注酸孔独立配置有一个盖片,有效解决多个注酸孔共用一个盖片,导致频繁开合盖片对液料质量造成影响。所述盖片为圆板状。
优选的,所述壳盖体上面还设有提把,提把有两个,分别设于壳盖体相对立的两个侧面。提把方便铅酸蓄电池的搬运、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壳盖,包括壳盖体和盖片,壳盖体上面设有接线端子的安装孔和注酸孔。盖片用于封盖注酸孔,盖片中间设有排气孔;注酸孔上部的设有与盖片匹配的凹台。而且盖片下部呈锥状,使盖片可快速封盖于凹台。使用时,将盖片放置注酸孔上,然后手动按压即可将盖片封住注酸孔,操作方便。这样可有效解决盖片粘结于注酸孔时,排气孔被堵住导致封盖困难的问题,而且还能省去胶水、超音波设备的使用,节约成本。每个注酸孔独立配置有一个盖片,有效解决多个注酸孔共用一个盖片,导致频繁开合盖片对液料质量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酸孔与盖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壳盖体;11、安装孔;12、注酸孔;13、凹台;14、注酸孔道;15、透气缺口;2、盖片;21、排气孔;22、上部;23、下部;3、提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壳盖,包括壳盖体1和盖片2。壳盖体1上面设有接线端子的安装孔11和注酸孔12。盖片2用于封盖注酸孔12,盖片2中间设有贯穿盖片2的排气孔21;所述注酸孔12包括位于注酸孔12上部的凹台13和位于注酸孔12下部的注酸孔道14;所述凹台13与盖片2相互匹配;注酸孔道14的顶面设有透气缺口15。使用时,将盖片2放置注酸孔12上,然后手动按压即可将盖片2封住注酸孔12,操作方便。这样可有效解决盖片2粘结于注酸孔12时,排气孔21被堵住导致封盖困难的问题,而且还能省去胶水、超音波设备的使用,节约成本。
所述盖片2包括上部22和下部23;下部23的下端直径小于下部23上端的直径。盖片下部23呈锥状,使盖片2可快速封盖于凹台13。
每个注酸孔12独立配置有一个盖片2,有效解决多个注酸孔12共用一个盖片2,导致频繁开合盖片2对液料质量造成影响。所述盖片2为圆板状。
所述壳盖体1上面还设有提把3,提把3有两个,分别设于壳盖体1相对立的两个侧面。提把3方便铅酸蓄电池的搬运、移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华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华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7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