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8050.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7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李磊;史鹏;常璐;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桁架 楼承板 地下 施工 中的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其可以彻底解决马路“拉链”,消除空中“蜘蛛网”,充分发挥道路的社会效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因此在管廊施工过程中,如何能够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施工任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结构顶板施工所使用的木模、铝模等模板很难满足高标准、高质量的管廊施工要求,需支设大量临时支撑,劳动力需求高,增加施工成本,且周转率低,废旧模板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无需设置支撑系统,可一体化吊装施工,节省了钢筋绑扎及模板拆除的施工时间,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能够提高施工质量,且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包括:
拉固件,预留于管廊的墙体的顶部,且所述拉固件向外延伸出所述墙体的侧部;墙体的顶部还预留有墙体主筋,所述墙体主筋向上延伸出所述墙体的顶部;
支撑腋模,所述支撑腋模的下部贴靠于管廊内侧的所述墙体的侧部并固定于所述拉固件,所述支撑腋模的上部弯折形成平托面;相邻墙体顶部的所述支撑腋模的平托面相齐平;
楼承板侧模,贴靠于管廊外侧的所述墙体的侧部并固定于所述拉固件;
钢筋桁架楼承板,一体化吊装于相邻墙体顶部的所述支撑腋模的平托面上;以及
构造筋,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所述墙体主筋之间。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拉固件为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墙体的顶部,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向外延伸出所述墙体的两侧。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腋模的下部设有供所述对拉螺栓的端部穿设的第一对拉孔,所述楼承板侧模上开设有供所述对拉螺栓的端部穿设的第二对拉孔。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腋模采用定型化铝合金加腋模板。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腋模的下部形成贴靠于所述墙体侧部的贴靠部,所述支撑腋模的上部形成支承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底部的支承部,所述平托面形成于所述支承部的顶面;所述贴靠部与所述平托部之间设有转角连接部。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腋模的所述贴靠部、所述支承部及所述转角连接部采用定型化铝合金加腋模板一体成型。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构造筋包括水平拉结筋及斜向拉结筋,所述水平拉结筋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墙体主筋,所述水平拉结筋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临侧的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斜向拉结筋斜向拉结于所述墙体主筋与临侧的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安装在墙体顶部的对拉螺栓及支撑腋模,来支撑钢筋桁架楼承板,代替传统的临时支撑体系,施工时无需支撑,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大大缩短工期;
(2)钢筋桁架楼层板一体吊装,加快施工速度,满足地下综合管廊线性施工要求;
(3)支撑腋模采用定型化铝合金加腋模板,钢筋桁架楼层板一体吊装,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便于控制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提高工程质量;
(4)支撑腋模拆装方便,能多次重复利用,节约钢材,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的支撑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的楼承板侧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的构造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地下管廊施工中的安装结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8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母粒及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的耐磨PBT材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