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医疗加压舱生命体征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8178.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萍;暴军香;常耀明;张海军;赵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医疗 加压舱 生命 体征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医疗加压舱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属于医疗加压舱配套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便携式医疗加压舱是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由高强度的软质材料加工而成,属于密闭式载人压力容器,确切地说是一种单人便携式特种氧舱,主要用于高原地区急性脑水肿、肺水肿等高原突发病症的紧急救治和转运,同时也可应用于矿难、地震等灾害现场伤员的应急救治和后送。上述救治过程是将伤员和患者置于密闭的便携式医疗加压舱内,通过给舱室内加压的方式创建舱室内的压力环境,并在此环境内让患者和伤员吸氧,以达到抢救和治疗的目的。
在上述救治和后送转运的过程中,舱室外操作的医生需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舱室内患者和伤员的生命体征状态,以便于根据舱室内患者和伤员的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救治及应急处置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时监测舱内人员生命体征状况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舱外人员可以实时监测舱内人员生命体征状况,以便于对舱室内患者进行更加科学有效救治的便携式医疗加压舱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便携式医疗加压舱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在舱壁2上安装有用于穿过生物电导联线10的导联装置4,导联装置4与生物电导联线10、舱壁2密封为一体,导联装置4与生物电导联线10的一端与设于舱室1内的生物医学电极12通讯连接、一端与设于舱室1外的生命体征监测仪11通讯连接;
所述舱壁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导联装置4的固定孔3,导联装置4密封焊接在固定孔3上;
所述导联装置4包括设有内螺纹的管状安装座5、设置在管状安装座5底部的台阶8、与管状安装座5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的螺纹帽6以及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位于螺纹帽6的下表面与台阶8的上表面之间,螺纹帽6及管状安装座的中心均开设有用于穿过生物电导联线10的穿线孔9,螺纹帽6中心的穿线孔9与管状安装座5中心的孔联通;
所述管状安装座5上的内螺纹为梯形螺纹或者矩形螺纹,所述螺纹帽6的螺纹与管状安装座5的螺纹相匹配;
为了便于携带,所述舱壁2上安装有把手;
为了便于观察舱内人员情况,所述舱壁2上开设有观察窗;
所述舱壁2上还设有供氧口、排氧口、生物电接口、压力表接口、对讲口、采样口、安全阀接口。
当舱内患者需要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时,让患者在舱内夹上生物医学电极12,通过生物电导联线10和起到密封作用的导联装置4连接到舱外的生命体征监测仪12上,便可完成对舱内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过程。该便携式医疗加压舱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等优点,非常适合在便携式医疗加压舱上配套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便携式医疗加压舱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导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舱室,2、舱壁,3、固定孔,4、导联装置,5、管状安装座,6、螺纹帽,7、密封圈,8、台阶,9、穿线孔,10、生物电导联线,11、生命体征监测仪,12、生物医学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考图1-2。一种便携式医疗加压舱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在舱壁2上安装有用于穿过生物电导联线10的导联装置4,导联装置4与生物电导联线10、舱壁2密封为一体,导联装置4与生物电导联线10的一端与设于舱室1内的生物医学电极12通讯连接、一端与设于舱室1外的生命体征监测仪12通讯连接;舱壁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导联装置4的固定孔3,导联装置4密封焊接在固定孔3上;导联装置4包括设有内螺纹的管状安装座5、设置在管状安装座5底部的台阶8、与管状安装座5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的螺纹帽6以及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位于螺纹帽6的下表面与台阶8的上表面之间,螺纹帽6及管状安装座的中心均开设有用于穿过生物电导联线10的穿线孔9,螺纹帽6中心的穿线孔9与管状安装座5中心的孔联通;管状安装座5上的内螺纹为梯形螺纹或者矩形螺纹,所述螺纹帽6的螺纹与管状安装座5的螺纹相匹配。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8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