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纵梁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8304.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周源;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09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纵梁 总成 | ||
1.汽车前纵梁总成,包括前纵梁前部加强件(1)、电瓶支架(2)、前悬前部支架外板(3)、前端加强件(4)、前端上部支架(5)、前端支架(6)、前悬前部支架内板(7)、前悬前部支架、前纵梁前部纵梁加强件(12)、底板后侧梁(14)、前悬后部支架(18)和底板前侧梁(19),其特征在于前纵梁前部加强件(1)前上端与前端支架(6)后下端焊接,前端支架(6)下端与前悬前部支架内板(7)上端焊接,前悬前部支架内板(7)后端内侧与前悬前部支架后端一侧焊接,前端支架(6)上端内侧与前端上部支架(5)外壁焊接,前纵梁前部加强件(1)后下端与前纵梁中部加强件(20)前上端焊接,前纵梁中部加强件(20)后下端与前纵梁后部纵梁加强件(13)前上端焊接,加强件(13)一侧前上部与前悬后部支架(18)前上端焊接,加强件(13)另一侧前上部与底板前侧梁(19)内侧焊接,底板前侧梁(19)后下端与底板后侧梁(14)前端焊接;
所述前端支架(6)的开口侧与前端加强件(4)焊接,前悬前部支架后端另一侧与前悬前部支架外板(3)中下部焊接;
所述电瓶支架(2)下端与前纵梁前部加强件(1)前上部外侧焊接;
所述前纵梁中部加强件(20)两侧和下端包裹有前纵梁内部纵梁(15),前纵梁内部纵梁(15)下端外侧包裹有前纵梁前部纵梁加强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前部加强件的厚度为1.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加强件的厚度为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上部支架的厚度为1.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支架的厚度为1.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前部支架的厚度为1.9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后部支架的厚度为1.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前部加强件(1)为长条弧状体,弧状体两侧为向上弯折的折边,弧状体前上端中部为向上弯折部,弧状体后下端中部为豁口;
前纵梁前部加强件(1)的中部设置有下凹部,下凹部处设置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前后侧设置有通孔,矩形开口侧方的折边上设置有凹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后部支架(18)为倒L形体,倒L形体上端折弯外端面与所述加强件(13)焊接,L形体两侧为向上的竖边,竖边的上端为向外侧弯折的横边,倒L形体上端设置有上通孔,上通孔下侧设置有侧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汽车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支架(6)包括下端连接座和中上部包裹壁板,下端连接座包括后端连接竖板,连接竖板外端为向前部折弯的外连接板,连接竖板内端为向前部折弯的内连接板,连接竖板下端与所述向上弯折部焊接,内连接板与前悬前部支架内板(7)上端焊接;所述外连接板前端上下位置均设置有通孔;
所述包裹壁板外端开通,包裹壁板后壁板下端与所述后端连接竖板上端相连,包裹壁板内壁板下端与所述内连接板上端相连,包裹壁板的包裹尺寸由下至上依次减小,包裹壁板外端开通口两侧的壁板上具有向外侧弯折的折边;所述前端上部支架(5)设置在包裹壁板内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83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盅
- 下一篇:液体加热器(HY20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