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型潜油泵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8788.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1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臧志远;张元船;刁章国;李定宝;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徽宁电器仪表厂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9312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油泵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型潜油泵电缆。
背景技术
此类的电缆应用于地下潜油电泵机组与地面控制柜之间的电力传输,潜油泵机组施工时,井下空间很小,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尺寸越小越容易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加热型潜油泵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加热型潜油泵电缆,包括有内骨架和外骨架,在内骨架上设有两个内凹弧形槽,在外骨架上设有两个与内凹弧形槽相对应的外凸弧形槽,每两个相对应的内凹弧形槽和外凸弧形槽构成不封闭腔体,在两个不封闭腔体内分别设有线芯一,所述的线芯一包括有导体一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一外侧的聚酰亚胺-F46复合膜内绝缘层、乙丙橡胶外绝缘层和四氟带绕包耐油垫层,在内骨架的内部设有线芯二,所述的线芯二包括有导体二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二外侧的聚酰亚胺-F46复合膜内绝缘层、乙丙橡胶外绝缘层和四氟带绕包耐油垫层,在线芯二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抗压棒,所述的两个线芯一和线芯二成一字型排列,在外骨架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纤维带绕包耐油垫层、辐照交联聚乙烯内护层、铜丝编织层、半导电布带、钢丝编织层和交联聚乙烯外护套,在交联聚乙烯外护套的外侧包有联锁铠装钢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绝缘层外增设铜网、半导电隔离层及钢丝编织组成加热单元,应用于地下潜油电泵机组与地面控制柜之间的电力传输,电缆将潜油泵电力电缆与加热电缆合二为一,尤其适用于稠油及高凝油油田采油的潜油泵专用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加热型潜油泵电缆,包括有内骨架1和外骨架2,在内骨架1上设有两个内凹弧形槽3,在外骨架2上设有两个与内凹弧形槽3相对应的外凸弧形槽4,每两个相对应的内凹弧形槽3和外凸弧形槽4构成不封闭腔体,在两个不封闭腔体内分别设有线芯一,所述的线芯一包括有导体一5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一5外侧的聚酰亚胺-F46复合膜内绝缘层6、乙丙橡胶外绝缘层7和四氟带绕包耐油垫层8,在内骨架1的内部设有线芯二,所述的线芯二包括有导体二9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二9外侧的聚酰亚胺-F46复合膜内绝缘层6、乙丙橡胶外绝缘层7和四氟带绕包耐油垫层8,在线芯二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抗压棒10,所述的两个线芯一和线芯二成一字型排列,在外骨架2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纤维带绕包耐油垫层11、辐照交联聚乙烯内护层12、铜丝编织层13、半导电布带14、钢丝编织层15和交联聚乙烯外护套16,在交联聚乙烯外护套16的外侧包有联锁铠装钢带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徽宁电器仪表厂,未经天长市徽宁电器仪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87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桩电缆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