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工位开关联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8910.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2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强;陈添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6 | 分类号: | H01H3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吕元辉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州市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工位 开关 联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开关机构与柜体门的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三工位开关是用于实现接通、隔离和接地的电气设备,是开关柜中的核心元件之一,它将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集合成一体,组成接通、隔离和接地3 个工位。在开关柜的操作过程中,为防止误操作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除电气联锁外,还需要在机构与机构之间及与机构和柜体之间设计相关的机械联锁,在机构动作到安全位置时才能打开柜体门,工作人员才能对柜体内部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或操作。
三工位开关机构一般采用手动或电动操作,在开关柜的五防要求中,为防止误操作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误入带电间隔,开关柜中设有接地开关,当工作人员或检修人员需要对设备或被检修线路进行检查维修时,对开关进行接地保护,这时除了机构之间需要进行防误操作的联锁外,还需要对机构和柜体进行联锁。
现有的柜体联锁中,机构和柜体的联锁受到空间的局限和机构的安装位置的限制,通常是在机构上加装各类联锁板,当机构和柜体门的距离较远的时候,联锁板的长度也要相应增加,甚至需要多个联锁板的过渡来避开原有机构防止干涉,导致开关柜的机构整体复杂零件交错,还有可能影响到二次接线的排布和美观,多个联锁板相连也可能影响到联锁的准确性,并且当机构进行检修时也可能增加检修人员的工作量。
现有的柜体联锁中,当上述机械联锁遇到影响无法实现时,通常是在机构上增加对应的电气联锁,如行程开关和电磁铁,但当电气联锁发生故障无法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或检修人员进行维修,此时只能靠机械联锁来确保开关柜处于接地保护状态下才能打开柜体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三工位开关机构与柜体门的联锁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三工位开关机构与柜体门的联锁装置,在三工位开关机构和柜体的联锁中用于机构和柜体门的联锁,提高柜体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工位开关联锁机构,解决电器连锁有效性、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工位开关联锁机构,包括拨板装置、拉绳装置、联锁装置、固定装置和柜体门;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和横梁;横梁设置在柜体上,所述横梁包括一个限位块腔,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与横梁相对固定;
所述拨板装置包括指示轮、销、联锁拨片和拉簧;
所述拉绳装置包括第一螺杆、拉绳、和第二螺杆;
所述指示轮与柜体接地电路连接,销固定在指示轮上;联锁拨片的一端搭接在销上,另一端与第一螺杆固定,所述拉簧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另一端与联锁拨片固定。
所述第一螺杆压铆在拉绳的上端,第二螺杆压铆在拉绳的下端,并固定在拉绳固定板上;所述拉绳穿过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
联锁装置包括拉绳固定板、滑块、所述拉绳固定板与滑块固定,所述滑块与限位块固定,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滑块的下方的限位块腔中,并可在腔内滑动,所述滑块的长度大于限位块腔的开口长度,第二拉簧的一端与横梁固定,另一端与拉绳固定板固定;
所述限位块通过在限位块腔中滑动至不同位置限制柜体门的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装置还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允许拉绳通过的空腔。
具体地,所述导管穿过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
具体地,所述导管沿柜体壁设置,所述导管弯折成与柜体壁相适应的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门在限位块腔的对应位置开有通孔,限位块在限位块腔中滑动至不同位置并具有无法从柜体门通孔通过及能够从通孔中通过两种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柜体固定。
具体地,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与横梁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物理联锁保证了工作人员在带电状态下不会进入开关柜,提高了开关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三工位开关联锁机构锁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三工位开关联锁机构解锁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拨板装置;2.拉绳装置;3.联锁装置;4.固定装置;5.柜体门;
11.指示轮;12.销;13.联锁拨片;14.拉簧;21.第一螺杆;22.拉绳;23. 导管;24.第二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8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大S收发天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北斗一代收发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