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立体3D光栅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9294.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7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孟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光群雷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B5/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光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型立体3D光栅膜。
背景技术
薄型3D立体光栅膜是利用光栅视觉软体把不同的图案转化成光栅线数,利用光栅折射的原理,在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图案防伪膜。在我国,立体画面与变图画面的设计制作技术正日益成熟,在广告、婚纱摄影、室内外装潢、印刷等应用立体成像技术中,光栅材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立体光栅膜采用厚度较厚的张状光栅膜须直接印刷于光栅膜的背面制成,不仅厚度较厚,而且立体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薄型立体3D光栅膜,在降低光栅膜厚度的同时,提高立体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型立体3D光栅膜,它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层置的PET基膜、微珠结构层和采用UV材料制成的光栅信息层,所述微珠结构层由扩散层、PET中间层和抗粘连层构成,扩散层和抗粘连层通过涂布的方式涂于PET中间层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扩散层表面具有多个孔径为0.01-0.03微米的微孔,每个微孔内掺杂有微粒子作为散射粒子,所述抗粘连层中掺杂有微粒子作为散射粒子,所述光栅信息层为一组正弦浮雕型准反射体积的半圆形亚波长光栅。
优选地,相邻两个半圆形亚波长光栅的波峰间距离为150-200um,所述光栅信息层由透明树脂制成,其折射率为1.4~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薄型3D立体光栅膜厚度仅有50微米(0.05mm),可应用于包装市场(如:化妆品、酒类、药品…等,印刷彩盒)、标签市场、明信片、月历、会员卡或VIP卡、书报杂志的封面,应用更加广泛。其独特的3D三维效果可增加产品的价值与防伪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微珠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立体3D光栅膜,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层置的PET基膜1、微珠结构层2和采用UV材料制成的光栅信息层3,所述微珠结构层2由扩散层2.1、PET中间层2.2和抗粘连层2.3构成,扩散层2.1和抗粘连层2.3通过涂布的方式涂于PET中间层2.2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扩散层2.1采用烧结镍(亦有采用陶瓷或聚四氟乙烯)制成,每平方厘米的膜片上有几亿个微孔,孔径约为0.01-0.03微米,每个微孔内掺杂有微粒子2.1.1作为散射粒子,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于2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故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所述抗粘连层2.3中也掺杂有微粒子作为散射粒子,所述光栅信息层3为一维正弦浮雕型准反射体积的半圆形亚波长光栅,相邻两个半圆形亚波长光栅的波峰间距离为150-200um,光栅信息层通过开发的圆筒光栅模具制成,所述光栅信息层由透明树脂制成,其折射率为1.4~1.9,且所述光栅信息层由镍母版热压而成,整个光栅膜的厚度只有0.05mm,大大低于传统厚度较厚(0.15-2mm)的张状光栅膜。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光群雷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光群雷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9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矩阵激光导入仪器
- 下一篇:一种夹鼻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