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9384.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性利;周礼峰;罗玉文;邱进杰;乐磊;陈姝;张志义;蔡家藩;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17 | 分类号: | G21C17/017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反应堆 蒸汽 发生器 竖直 接管 内壁 超声 检查 系统 | ||
1.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运载平台(1)、超声检查装置(2)以及快速连接机构(3),运载平台(1)固定在蒸汽发生器冷端水室人孔中,并与超声检查装置(2)通过快速连接机构(3)实现快速连接和脱离;其中,运载平台(1)可带动超声检查装置在蒸汽发生器出水接管中升降、摆动,实现对出水管与主泵连接焊缝内壁的超声检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载平台(1)包括平台支架(4)、第一杆(5)、第二杆(6)以及转台(8),其中,第一杆(5)贯穿安装在转台(8)上,并可实现第一杆(5)沿垂直转台(8)的方向进行运动;转台(8)通过平台支架(4)固定在蒸汽发生器冷端水室人孔中;第一杆(5)通过转台(8)中芯轴的转动而转动;第二杆(6)通过转动关节与第一杆(5)上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支架(4)为圆盘结构,并在该圆盘结构上垂直安装有一对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上开有销钉滑槽(11)以及销钉插孔(10),转台(8)通过销钉与定位板(9)中的销钉滑槽(11)以及销钉插孔(10),将转台(8)固定在平台支架(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9)中销钉滑槽(11)的轴心与其中第一销钉插孔轴心的连线平行于平台支架(4)中圆盘结构所在的平面,销钉滑槽(11)的轴心与其中第二个销钉插孔轴心的连线与平台支架(4)中圆盘结构所在的平面呈45°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台(8)包括转台座(38)、转台芯轴(39)和涡轮蜗杆啮合结构(40),转台座通过平台支架(4)上定位板(9)上的销钉与平台支架(4)连接定位,转台芯轴(39)则与转台座(38)通过轴承连接,并在蜗轮蜗杆驱动下实现转台芯轴相对于转台座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支架(4)为三分之一圆盘结构,其上一对定位板(9)的间距为L=a+0.5mm,其中,a为转台(8)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杆(6)位套杆结构,其与第一杆(5)上端通过转动关节连接,且第二杆(6)和第一杆(5)之间的夹角通过转动关节在0~100°范围内调节;第二杆(6)内部设有电机、滑动丝杆和导轨,可实现直径为40~60mm的第二杆(6)套杆在1.4m~2m范围内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杆(6)末端通过快速连接机构(3)与超声检查装置(2)相连接,其中,快速连接机构(3)包括快连接头(7)、转动轴以及转动关节,第二杆(6)末端通过转动关节与转动轴相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快速接头(7)相连接,并通过快速接头(7)与超声检查装置(2)相连接,使第二杆(6)与转动轴的夹角通过转动关节在0~100°范围内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竖直接管内壁的超声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5)为圆柱棒状结构,其长度为1.6~2m,直径为50~70mm,第一杆(5)通过导轨安装于转台芯轴内部,随转台芯轴同时转动,第一杆(5)通过内设的电机、滑动丝杠(41),滑动丝杠螺母(42)穿过第一杆杆体固定在转台芯轴上,实现第一杆(5)沿垂直转台(8)的方向进行运动;第一杆(5)与转台芯轴通过直线导轨和滑块固定连接,使第一杆(5)随着转台芯轴的转动而的旋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93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加工领域的高效安全的压力机
- 下一篇: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