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渗液生化反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9905.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0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承发;李大明;李朝晖;陈凤银;张长乐;汪克春;汪宁;肖杰玉;赵峰娃;考传利;杨长青;裴莹;王虎山;秦宗甲;邱振夏;任明政;温亚菲;鲁朝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生化 反应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渗液生化反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又称渗沥液,主要是指垃圾在贮坑堆放过程中受挤压作用而排出的水份及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贮坑内经厌氧发酵而生成的水分所形成的一种组成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垃圾渗液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金属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好、水质水量变化大;目前多是通过废水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降解废水中有机物,但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微生物流失大,影响降解效果和废水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液生化反应处理系统,以达到避免微生物流失,提高处理效果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垃圾渗液生化反应处理系统,包括废水生物反应器,还包括进水泵和用于固液分离的超滤膜组件,所述废水生物反应器通过进水泵与超滤膜组件的进口相连,超滤膜组件的排污口回流至废水生物反应器中,超滤膜组件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超滤膜组件为串联设置的一组超滤膜过滤器。
所述废水生物反应器的底部与进水泵通过管路相连,管路上设有阀门。
所述超滤膜组件的进口与排污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管道上设有循环泵。
所述出水管包括支管和汇集管,每个超滤膜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支管与汇集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垃圾渗液生化反应处理系统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超滤膜组件进行固液分离,避免微生物流失,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中:1.废水生物反应器、2.清洗槽、3.清洗泵、4.进水泵、5.循环泵、6.超滤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垃圾渗液生化反应处理系统,包括废水生物反应器1、清洗槽2、清洗泵3、进水泵4、循环泵5以及用于固液分离的超滤膜组件6。
废水生物反应器1的底部通过管路与超滤膜组件6的进口相连,并在该管路上设有阀门和进水泵4。
超滤膜组件6的排污口通过管路与废水生物反应器1的顶部相连,回流至废水生物反应器中。
超滤膜组件6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优选的,超滤膜组件6为串联设置的四个超滤膜过滤器。出水管包括支管和汇集管,每个超滤膜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支管与汇集管相连,最后通过汇集管将产生水输出。
废水生物反应器1中大量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在生物反应器内与基质(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充分接触,通过氧化分解作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生长、繁殖,同时使有机污染物降解。超滤膜组件对废水和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污泥被浓缩后返回生物反应器,从而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保证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超滤膜组件6的进口与排污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管道上设有循环泵5,循环处理,保证工作效率。
超滤膜组件6的排污口与废水生物反应器的顶部相连的管路上设有阀门,该管路上连有剩余污泥排放管路。超滤膜组件的进口与排污口之间的管道与连在废水生物反应器的顶部的管路之间通过清洗槽2和清洗泵3相连,并且采用外置管式超滤膜,避免容易污染、堵塞的缺点,水质稳定。
废水生物反应器的功能是降解原水中可生化降解的污染物,可以为普通的好氧反应器或反硝化和硝化池,就垃圾渗滤液而言,由于其中氨氮浓度和COD浓度都较高,标准对该指标排放要求一般都很严格,因此需要生化反应器具备良好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及生物脱氮功能。为了充分利用进水中的碳源来进行反硝化反应,反应器采用反硝化前置,硝化后置的形式,同时可以减少硝化池中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所需的氧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9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麦克风连接器结构的蓝牙音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调节的感应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