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0121.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满对;王柏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凯林铸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7/11 | 分类号: | H05B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8 | 代理人: | 邓金涛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或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瓦。
背景技术
电熔氧化锆或电熔氧化铝高温材料熔炼过程要求电弧炉提供2800℃以上的高温条件,周围环境温度高,长期的高温工作环境对导电瓦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导电瓦冷却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导电瓦的变形和受损,从而影响其性能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电瓦,能快速高效的降温,提高石墨电极导电瓦的耐用性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电瓦,该导电瓦包括:瓦片本体及位于瓦片本体内部的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的内部中央设有竖直的轴柱;所述的轴柱的侧壁及底部表面设有喷头,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的喷头通过导管依次与进水口及供水箱相互连接;所述轴柱的出水口位于冷却腔体的底部或侧壁,并与穿过瓦片本体的出液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柱上方设有活动轴,所述的活动轴与步进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柱上方设有活动轴,所述的活动轴与步进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柱的底部设有钩状管道,所述的钩状管道位于冷却腔体的底部上方,所述钩状管道的弧度与瓦片本体底部的弧形一致,所述的钩状管道通过管道与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柱的底部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钩状管道,所述钩状管道并排列环绕于轴柱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头螺旋分布于轴柱的侧壁及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头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头为球面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加压泵及供水箱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口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却腔体的内壁与瓦片本体的外壁的距离为0.5~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瓦片本体的内部设有冷却腔体,能有效的使导电瓦降温,其中的冷却腔体的空腔结构增加了冷却的接触面积,而将轴柱设置于冷却腔体的中央,避免了高温对水路管道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实用使用冷却水从轴柱的喷头向冷却腔体四壁高压喷水,从而带走大量热量,提高冷却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柱在转动轴及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左右转动,使轴柱喷头喷洒出来的水流形成螺旋状水流,实现对冷却腔体全方位无死角的喷淋,达到快速高效的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钩状管道,能将冷却液体直接通入冷却腔体的底部,从而实现了底部的快速降温。钩状管道在轴柱左右转动的带动下,形成了搅拌桨,通过搅动底部的液体,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降温。本实用新型降温快速高效,能有效提高石墨电极导电瓦的耐用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导电瓦,该导电瓦包括:瓦片本体1及位于瓦片本体1内部的冷却腔体2,所述冷却腔体2的内部中央设有竖直的轴柱6;所述的轴柱6的侧壁及底部表面设有喷头7,顶部设有进水口3;所述的喷头7通过导管8依次与进水口3及供水箱9相互连接;所述轴柱6的出水口4位于冷却腔体2的底部或侧壁,并与穿过瓦片本体1的出液管10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瓦片本体的内部设有冷却腔体,能有效的使导电瓦降温,其中的冷却腔体的空腔结构增加了冷却的接触面积,而将轴柱设置于冷却腔体的中央,避免了高温对气路管道与水路管道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实用使用冷却水从轴柱的喷头向冷却腔体四壁高压喷水,从而带走大量热量,提高冷却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轴柱6上方设有活动轴11,所述的活动轴11与步进电机相连接。在轴柱中设有活动轴,并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使轴柱左右来回转动,从而使喷头喷洒出来的液体形成螺旋状水流;实现对冷却腔体全方位无死角的喷淋,达到快速高效的冷却效果。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所述的轴柱6的底部设有钩状管道5,所述的钩状管道5位于冷却腔体2的底部上方,所述钩状管道5的弧度与瓦片本体1底部的弧形一致,所述的钩状管道5通过管道与进水口3连接。通过在轴柱的底部设有钩状管道,能使液体直接通入冷却腔体的底部,提高冷却效果。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所述的轴柱6的底部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钩状管道5,所述钩状管道5并排列环绕于轴柱6四周。所述的钩状管道在轴柱的转动下形成了搅拌桨,从而搅动冷却腔体底部的水流,从而加快冷却的速率。同时该装置形成了涡状水流,从而提高冷却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凯林铸材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凯林铸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0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