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0176.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承发;李大明;李朝晖;陈凤银;刘秀华;汪宁;肖杰玉;赵峰娃;考传利;杨长青;潘胡江;裴莹;王虎山;秦宗甲;邱振夏;任明政;温亚菲;鲁朝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38 | 分类号: | F23G5/38;F23G5/44;F23G5/5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系统 | ||
1.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焚烧炉炉腔的落料装置,所述焚烧炉内设有焚烧炉排,所述炉排下方设有通入燃烧风的进风室,所述焚烧炉后方通过管道连接烟气净化系统,烟气经所述烟气净化系统净化后排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落料装置下方设有将垃圾推送至焚烧炉内的送料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装置包括料斗及下料槽,在所述料斗及下料槽之间设有控制落料的料斗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槽包括中段下料槽及下段下料槽,所述下段下料槽朝向焚烧炉的炉腔方向折弯延伸。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段下料槽折弯形成的颈部设有对垃圾进行冷却降温的空冷部。
6.按照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内设有将堆积的架桥垃圾打散的破桥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接收落料装置落下垃圾的给料平台,所述给料平台的前方连通所述焚烧炉,所述给料平台上设有推送杆,所述推送杆由推送缸带动。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全行程推料机构及短行程推料机构,所述全行程推料机构及短行程推料机构均由对应独立的所述推送缸连接所述推送杆形成。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平台上设有若干限制所述推送杆运动方向的导向轮。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平台下方设有收集垃圾渗滤液的渗滤液收集槽。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包括依次输送垃圾燃烧的干燥炉排,燃烧炉排及燃尽炉排,所述各炉排呈阶梯状排列。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炉排,燃烧炉排及燃尽炉排均由连接在各炉排两侧的驱动装置驱动运动将垃圾输送。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缸,所述驱动缸通过连杆连接推动所述炉排前后运动的推杆。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V型结构杆,在所述V型结构杆中部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在支座上,所述V型结构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缸,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杆。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设有第二缓冲弹簧。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炉排均向下倾斜布置,在每个炉排下方均设有支撑摆杆。
17.按照权利要求1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级炉排下方设有独立的进风室,一次风机将垃圾池内的空气经管道分别导送至各进风室,在由所述一次风机连通各进风室的管道内均设有分别控制进入各进风室内空气流量的流量风门。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机与所述进风室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对空气进行预热的预热器。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上端连接有二次风机,所述二次风机抽取所述焚烧炉顶部的空气经管道导送至所述焚烧炉的炉膛上方辅助烟气燃烧。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系统后方管路上设有EGR风机,所述EGR风机出风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焚烧炉的燃烧炉膛上方。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的炉膛上设有一段向内缩形成的炉膛喉部,所述二次风机和/或EGR风机的空气经管道与所述炉膛喉部连通。
22.按照权利要求1-5、7-16、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上设有点火燃烧器、辅助燃烧器及检测炉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01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间流型炉膛结构的二次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生活垃圾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