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IPv6自组网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0488.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4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修来;陈明锐;蔡德敬;潘博;米轲;陈柔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41 | 分类号: | H04L12/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70228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ipv6 组网 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IPv6自组网通讯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IPv6自组网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是物联网的重要内容,从目前应用来看,大部分数据传输依赖于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具有架设便利和维护方便的优势,同时,无线网络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但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IP地址已于2011年2月3日分配完毕。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截止2010年6月IPv4协议地址数量达到2.5亿,落后于4.2亿网民的需求。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一方面是地址资源数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连入全球因特网。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协议应运而生。单从数量级上来说,IPv6协议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协议的约8×10^28倍,达到2^128(算上全零的)个。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但是,如果说IPv4协议实现的只是人机对话,而IPv6协议则扩展到任意事物之间的对话,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服务,还将服务于众多硬件设备,如家用电器、传感器、远程照相机、汽车等,它将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深入社会每个角落的真正的宽带网。而且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非常巨大。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无线IPv6自组网通讯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IPv6自组网通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IPv6自组网通讯装置,包括交换机和信号塔,所述交换机用于交换IPv4协议和IPv6协议,由于当前IPv4协议仍大量存在,所以需要使用交换机对IPv4协议和IPv6协议进行交换,所述IPv4协议与IPv4服务器连接,所述IPv4服务器用于给使用者提供IPv4协议类型数据交换,所述IPv6协议与IPv6服务器连接,所述交换机与信号塔连接,所述信号塔用于发送和接收周边移动设备用户的数据服务,所述信号塔有多座,所述交换机通过光缆通信与校园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无线IPv6协议通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号塔为移动设备用户提供无线IPv6协议通讯服务,所述不同信号塔之间进行交叉覆盖,避免出现信号盲区,造成移动设备用户信号不稳定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交换机包括外围数据接口、串口通讯、硬件系统和上位机及后台服务器,所述外围数据接口与硬件系统之间通过串口通讯连接,所述硬件系统通过GPRS通讯与上位机及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外围数据接口、串口通讯、硬件系统和上位机及后台服务器构成一个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校园用户包括校园交换器、后台和终端,所述后台通过校园交换器从交换机接收数据,所述终端通过校内无线IPv6协议接收数据,所述企业用户企业交换器、后台和终端;所述的后台通过企业交换器从交换机接收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Pv6协议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协议地址长度为128位,地址空间是IPv4协议的296倍,IPv6协议使用更小的路由表,这大大的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IPv6协议增加了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控制,IPv6协议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使得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IPv6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协议的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极大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IPv6协议允许协议进行扩充,更好的头部格式,简化和加速了路由选择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交换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台;2、终端;3、校园交换器;4、校园用户;5、信号塔;6、IPv4服务器;7、IPv4协议;8、IPv6协议;9、交换机;10、IPv6服务器;11、移动设备用户;12、企业交换器;13、企业用户;14、上位机及后台服务器;15、外围数据接口;16、串口通讯;17、硬件系统;18、GPRS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0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门框的上滑型材
- 下一篇:燃油发动机二次降噪式尾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