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0911.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青;陈敏;鲍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8 | 分类号: | F16L9/0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增强 树脂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具体是指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管。
背景技术
管材是建筑工程中的必须材料,主要分为给水管、排水管、电线套管、输气管、雨水管。传统的大口径排水管、雨水管采用钢管、铁铸管、钢筋水泥混凝土管或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其中钢管和铁铸管的重量大,成本高,不利于广泛使用;钢筋水泥混凝土管,水泥强度低,表面容易产生细小裂纹,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管壁通常非常厚,增加了重量,使得施工不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中间层采用湿法加砂和干法加砂制成,中间砂层很不密实,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空心层,导致管材强度大大降低,影响使用效果。由于传统的各管材均存在各自不足,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管材,以解决强度低、施工不便、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管,该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管结构牢固,强度大,壁厚均匀,便于施工,连接密封性好,便于随时监测管道泄漏情况,有利于管道的及时维护和更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通过套筒相互连接,所述管体两端均设有若干的外凹槽,所述外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外凹槽上套设有皮圈,所述管体包括外套层、中间层和内衬层,所述外套层由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一树脂层、复合材料经编织物层和第二树脂层,所述中间层为不同颗粒大小的石英砂混合层,所述内衬层由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三树脂层、无碱玻璃纤维粉剂短切原丝毡层、第四树脂层、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层和第五树脂层,所述套筒上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孔和密封监测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体两端均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设置于两个相邻外凹槽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和密封监测口与套筒对称中心的距离等于固定孔与管体相近端端口的距离。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监测口设有感应警报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皮圈采用三元乙丙橡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皮圈采用遇水膨胀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管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牢固,强度大,壁厚均匀,便于施工,连接密封性好,便于随时监测管道泄漏情况,有利于管道的及时维护和更换。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所述管体截面局部示意图。
附图3是所述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管体;2、外凹槽;3、皮圈;4、外套层;5、中间层;6、内衬层;9、固定孔;11、套筒;41、第一树脂层;42、复合材料经编织物层;43、第二树脂层;61、第三树脂层;62、无碱玻璃纤维粉剂短切原丝毡层;63、第四树脂层;64、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层;65、第五树脂层;91、连接孔;92、密封监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管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通过套筒11相互连接,所述管体1两端均设有若干的外凹槽2,所述外凹槽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外凹槽2上套设有皮圈3,所述管体1包括外套层4、中间层5和内衬层6,所述外套层4由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一树脂层41、复合材料经编织物层42和第二树脂层43,所述中间层5为不同颗粒大小的石英砂混合层,所述内衬层6由外向内依次分为第三树脂层61、无碱玻璃纤维粉剂短切原丝毡层62、第四树脂层63、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层64和第五树脂层65,所述套筒1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孔91和密封监测口92。所述管体1两端均设有固定孔9,且固定孔9设置于两个相邻外凹槽2之间。所述连接孔91和密封监测口92与套筒11对称中心的距离等于固定孔9与管体1相近端端口的距离。该管道在安装前可以利用试压泵通过固定孔9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通过铜螺丝将固定孔9堵住。所述连接孔91可开设,也可根据需要补设置连接孔91。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监测口92设有感应警报器。便于及时监测和维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圈3采用三元乙丙橡胶。适用于压力大于0.4MPa的管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圈3采用遇水膨胀胶圈。适用于压力小于或等于0.4MPa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及其变换。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以本实施例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常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09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连接的密封钢管
- 下一篇:一种血清中尿素氮肌酐含量近红外光谱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