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1038.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汪军;张新军;郭青;张柱军;邹闯;陈翔;代平;于红军;杨学斌;乔磊;陈胜涛;祁万佳;鲍孟良;邱晓明;周辉;张盼;王卫;王全林;马锋;侯尚明;刘英明;李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8部队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8447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缓冲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机械和自动化设备中,机械结构之间存在大量刚性冲击,对设备的平稳运行、性能保持、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液压缓冲器是用于减小机械运动机构和终端之间冲击的装置,其原理是通过延长冲击作用时间,减小冲击力峰值,将设备运动机构的动能进行吸收和转换,从而降低冲击造成的震动和破坏,同时还具有降低环境噪音、延长机械寿命等作用。因此,液压缓冲器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机械制造、电力、港口、风力发电、高铁等众多行业,。如图1所示,液压缓冲器1通常采用筒形结构,由缸体11和缓冲活塞12组成,缸体11内部通常还设有缓冲介质(液压油)、节流口、复位装置等机构。液压缓冲器是各类工程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出现故障后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维修,将严重威胁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发生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对液压缓冲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快速检测,是尽早发现故障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方式。然而,当前市面上的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通常结构非常复杂,不便于移动;同时,检测步骤非常繁琐,液压缓冲器的性能参数需要复杂的计算步骤才能够得出,显示不够直观。例如中国专利201110061228.8公开了一种缓冲器动态检测试验机,整体装置采用固定式安装结构,不具有便携性,开展测试原理、过程和参数计算步骤十分复杂,不能实现对液压缓冲器的快速定性检测(即快速检测液压缓冲器是否失效或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携性强、操作方法简洁、读数直观准确、可靠性高的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包括框架和液压千斤顶。所述框架由方形的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以及4根圆柱形的立杆组成,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通过立杆连接固定成为长方体形状。所述上支撑板居中设有用于安装液压缓冲器的圆形通孔,支撑板的顶部设有便于搬动的把手。所述液压千斤顶居中固定在下支撑板上,液压千斤顶的顶杆朝上,正对上支撑板的圆形通孔的圆心。
进一步,所述立杆的下端与下支撑板的个角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每个立杆的外螺纹上设有2个与外螺纹配合使用的螺母,通过将上支撑板的角部夹装在立杆的2个螺母之间,实现上支撑板与立杆的可拆卸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液压千斤顶还包括显示内部液压油压力的压力表。
进一步,所述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液压千斤顶的顶杆上的指针,以及设置在一个立杆上的刻度尺。所述指针指向刻度尺上标示的刻度,从而指示液压千斤顶的顶杆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通过将液压缓冲器安装在液压千斤顶上方,并通过液压千斤顶对液压缓冲器的缓冲活塞施加压力,可以快速、方便地得到缓冲活塞的受力大小与运动行程参数,进而通过将该参数与液压缓冲器的额定值进行比对,即可对液压缓冲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快速定性判断。本装置结构简洁易于携带,操作步骤简单,适用于现场检修时快速判定液压缓冲器是否故障或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常见的液压缓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与被检测液压缓冲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和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附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缓冲器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框架和液压千斤顶5。所述框架由方形的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4,以及4根圆柱形的立杆3组成,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4通过立杆3连接固定成为长方体形状。
所述立杆3的下端与下支撑板2的4个角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杆3的上端设有外螺纹31,每个立杆3的外螺纹31上设有2个与外螺纹配合使用的螺母32,通过将上支撑板4的角部夹装在立杆3的2个螺母32之间,实现上支撑板4与立杆3的可拆卸连接固定。优选的,支撑板4的顶部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便于搬动本装置的把手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8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8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1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