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柴油机机架下砂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1223.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9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宋贤发;翁烨;傅明康;柏林;王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临重工有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3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机架 下砂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机架下砂芯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柴油机主机大部分时间是在满负荷情况下工作,有时在变负荷情况下运转,而且船舶经常在颠簸中航行,所以船用柴油机应能在纵倾15°-25°和横倾15°-35°的条件下可靠工作。而作为主体部件的机架,它是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工作的基础,承受发动机的各种负荷,只有机架部件具有足够高的刚度和强度才能确保发动机各机构长期正常工作。
机架部件基体结构复杂,壁厚差异大,内腔形状不规则,铸型由20多种砂芯组合而成,不好下砂芯或下芯不准将导致整个铸件因落砂缺陷或壁厚偏移而报废,因此,砂芯下芯方式在铸件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砂芯属于铸造领域中比较常见的部件,根据实际需要砂芯的结构、尺寸以及下芯方式也都不尽相同,常规的下砂芯方式只需要简单在一个方向进行移动下芯即可完成,而对于一些铸型由很多种砂芯组合而成的砂芯就需要考虑可能有不同方向进行移动下芯,避免因砂芯与砂芯相碰或相摩擦产生的砂粒、砂块落入铸型内导致产品落砂缺陷而报废,比如:申请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XX船用柴油机机架部件时,为了确保10个曲轴室、20个缸孔相互之间的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将曲轴室砂芯、缸孔砂芯作为整体制作砂芯,这样导致凸轮室砂芯在下芯时要有三个方向同时进行移动才能完成结构,如图1所示,因此需要设计新的具有三个方向能同时进行移动的下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机架下砂芯装置,能够实现三个方向的同时移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船用柴油机机架下砂芯装置,包括砂芯固定架、第一移动架、第二移动架、第三移动架、第四移动架、第一控制手轮、第二控制手轮和脚踏控制;
所述的砂芯固定架与第一移动架焊接固定,实现同步移动;所述的第一移动架固定在第二移动架上,通过操作第一控制手轮实现该第一移动架的移动;第二移动架固定在第三移动架上,通过操作第二控制手轮实现第二移动架的移动;第三移动架固定在第四移动架上,通过操作脚踏控制实现第三移动架的移动,脚踏控制控制液压油缸进油。
砂芯固定架固定凸轮室砂芯,第一移动架控制凸轮室砂芯左右小范围移动,第二移动架控制凸轮室砂芯前后、上下小范围移动,第三移动架控制凸轮室砂芯上下小范围或大范围移动,第四移动架可心大范围转动凸轮室砂芯。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砂芯在下芯时可以实施要有多个方向同时进行移动,不同方向既可以大范围移动,也可以小范围移动,避免下砂过程中砂芯与砂芯相碰或相摩擦,解决了砂芯与砂芯相碰或相摩擦产生砂粒、砂块落入铸型内导致产品落砂缺陷而报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砂芯分布图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芯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外侧砂芯1、凸轮室砂芯2、曲轴室3、缸孔4、砂芯固定架5、第一移动架6、第二移动架7、第三移动架8、第四移动架9、第一控制手轮10、第二控制手轮11和脚踏控制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下芯装置,包括砂芯固定架5、第一移动架6、第二移动架7、第三移动架8、第四移动架9、第一控制手轮10、第二控制手轮11和脚踏控制12,具体实施方式:通过砂芯固定架5上的螺杆将凸轮室砂芯2固定在砂芯固定架5;通过第三移动架8和第四移动架9将凸轮室移到下芯部位;第二控制手轮11通过丝杠移动第二移动架7向前、向下推进,脚踏控制12通过液压油缸配合提升第三移动架8,实现凸轮室砂芯向前、向下、向上三个方向同时移动下芯;第一控制手轮10通过丝杠移动第一移动架6向左或向右推进,完成凸轮室砂芯下芯。通过上述砂芯装置的实施,避免下砂过程中砂芯与砂芯相碰或相摩擦,解决了砂芯与砂芯相碰或相摩擦产生砂粒、砂块落入铸型内导致产品落砂缺陷而报废的问题。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临重工有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临重工有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1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