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杆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1770.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0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彪;覃星念;蔚兴建;希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9/04 | 分类号: | F16C9/04;F16C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呼先军,俞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杆衬套。
背景技术
连杆衬套是为了加强连杆小头的润滑与承压能力,提高连杆可靠性而压装在连杆小头孔内的部件。连杆衬套在工作中与活塞销相互滑动,当活塞受气体压力向下运行时,他承载着活塞销传递的巨大压力。故此对于提高连杆衬套表面的润滑,并保留连杆衬套下侧承压面积非常重要。为了提供连杆衬套内表面油膜,目前主要通过在连杆衬套上侧面开设油槽(下侧面为了保证承压面积,故此不开设油槽,以增加连杆衬套下侧面的承压面积,从而降低连杆衬套下侧面的压强),并在上侧面开设1~2个进油孔从活塞内腔引入润滑油润滑连杆衬套表面。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是在连杆衬套内表面上侧面开设有“人”字油槽2,并通过在连杆衬套上侧面开设1~2个进油孔1,从而从活塞内腔回油孔引进润滑油至油槽2,以提供连杆衬套与活塞销相对运动时提供足够的润滑。
但传统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开设进油孔1使加工成本增加。
2、因连杆相对活塞在工作中来回摆动,连杆衬套仅有的两个进油孔1在很长的工作周期内都不能对正,不能有效保证润滑油持续进入连杆衬套油槽2提供润滑。
3、连杆衬套边缘3与连杆衬套油槽2不相连,飞溅到连杆衬套边缘3的润滑油不能被引进到连杆衬套油槽2,油膜得不到有效利用。
4、连杆衬套油槽2只分布在连杆衬套中心侧,连杆衬套两端面有缺失润滑油的风险。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杆衬套,可以保证连杆衬套内表面整体润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杆衬套,所述连杆衬套的内壁上设有带形油槽,带形油槽呈中间部位低于两端的弯曲状,带形油槽的两端与连杆衬套的两端边缘贯通形成进油口,带形油槽的两端进油口处的宽度大于带形油槽的中间部位的宽度。
优选地,带形油槽的上侧槽壁和带形油槽的下侧槽壁均为弧形,下侧槽壁的弧形半径是上侧槽壁的弧形半径的4-6倍。
优选地,上侧槽壁的弧形半径5-9mm。
优选地,下侧槽壁的最低点与上侧槽壁的最低点之间的投影距离为不小于5mm。
优选地,带形油槽的槽深为1-1.5mm。
优选地,连杆衬套的上侧壁的宽度大于连杆衬套的下侧壁的宽度,带形油槽设在上侧壁的内表面。
优选地,带形油槽在上侧壁上前后对称设置两个。
优选地,带形油槽21的上侧槽壁的两端的投影角度X=10~25°。
优选地,带形油槽21的下侧槽壁边缘与竖直方向的投影角度Y=50~5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连杆油槽采用直接从连杆衬套端面进油,不管连杆与活塞相对位置如何,都可以持续进油,以保证连杆衬套与活塞销的润滑,这种连杆衬套油槽贯穿连杆衬套端面的设计,也可以保证连杆衬套内表面整体润滑。当发动机运行时,与连杆衬套边缘紧密相连的是硕大的连杆衬套进油口,同时又因为连杆衬套油槽呈中间低,两侧高的形状,靠重力即可有效引入并储存连杆衬套进油口流入的润滑油。同时,连杆衬套油槽横向贯穿连杆衬套,有利于润滑油在连杆衬套内表面全面散布。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我的连杆衬套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衬套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衬套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衬套的左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衬套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连杆衬套,连杆衬套的内壁上设有带形油槽21,带形油槽21呈中间部位低于两端的弯曲状,带形油槽21的两端与连杆衬套的两端边缘31贯通形成进油口c,带形油槽21的两端进油口处的宽度大于带形油槽21的中间部位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1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