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劈水条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3613.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30 | 分类号: | B60J10/30;B60J1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劈水条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内劈水条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内劈水条具有防水、防尘和降低噪音的作用,内劈水条的安装方式通常为内劈水条自身金属片插入门饰板上部翻边上的开孔并将金属片折弯固定连接在门饰板上。由于门饰板与仪表板配合等造型需求,门饰板上部高于内外劈水条,导致由于模具结构等原因,门饰板上部翻边结构无法实现,从而内劈水条无法安装,因此采用内劈水条支架来实现内劈水条的安装。
现有技术中的内劈水条支架采用螺钉固定于门饰板上。内劈水条翻边上设置有开孔,用于内劈水条自身金属片插入,然后将金属片折弯从而实现内劈水条的固定。
现有内劈水条支架通过螺钉与门饰板固定,安装螺钉时还需使用螺钉拧紧工具,装配程序繁琐,效率较低,且螺钉安装所需的零件结构较复杂,紧固效果差。现有内劈水条支架限位筋高度较高、且增加限位筋厚度会使内劈水条支架表面产生缩印,从而影响外观,导致限位筋厚度较薄、强度较差,进一步导致限位作用不牢固,且门饰板多次使用限位筋结构容易损坏。门饰板装配过程中先将劈水条支架限位结构挂入车门钣金止口边,后拍入卡扣等紧固件,因内劈水条支架刚性较好,在门饰板旋转装配过程中内劈水条支架上部抵住玻璃不能有效的弹性变形,导致劈水条支架限位结构挂入车门钣金止口边困难,影响门饰板装配效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内劈水条安装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劈水条安装支架,其与门饰板本体连接并包括:固定部和位于所述固定部之下的安装部,以及位于二者连接处的限位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位于中部的主定位孔,所述主定位孔相对车身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限位,位于所述主定位孔两侧的副定位孔,所述副定位孔相对车身的前后方向限位;和卡接孔,所述卡接孔与所述门饰板本体之间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孔,内劈水条的连接片垂直穿过所述安装孔,且在所述安装孔的外部,所述连接片呈折弯状并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结构与车门钣金的止口边配合并在车身左右方向限位所述门饰板本体与所述车门钣金。
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支架提供了多个方向的限位,并提供可靠的连接。其定位合理、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固定牢固可靠,解决了使用螺钉安装导致的零件结构复杂、安装效率低、紧固效果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视图;
图3为门饰板本体的卡脚与固定部的卡接孔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限位结构与车门钣金的连接示意图;和
图5为内劈水条的连接片与安装部的安装孔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固定部1,安装支架10,主定位孔11,副定位孔12,卡接孔13,刺穿焊接面14,安装部2,安装孔21,凹陷区域22,限位结构3,凸台31,限位筋32,门饰板本体4,卡脚41,内劈水条5,连接片51,车门钣金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劈水条安装支架,其与门饰板本体4连接并包括:固定部1和位于所述固定部之下的安装部2,以及位于二者连接处的限位结构3,其中:所述固定部1包括:位于中部的主定位孔11,所述主定位孔11相对车身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限位,位于所述主定位孔11两侧的副定位孔12,所述副定位孔12相对车身的前后方向限位;和卡接孔13,所述卡接孔13与所述门饰板本体4之间通过卡接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2包括:安装孔21,内劈水条5的连接片51垂直穿过所述安装孔21,且在所述安装孔21的外部,所述连接片51呈折弯状并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结构3与车门钣金8的止口边配合并在车身左右方向限位所述门饰板本体4与所述车门钣金8。
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支架提供了多个方向的限位,并提供可靠的连接。其定位合理、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固定牢固可靠,解决了使用螺钉安装导致的零件结构复杂、安装效率低、紧固效果差等问题。
如图所示,安装支架的固定部1设置有三个定位孔,即一个主定位孔11,和位于所述主定位孔11两侧的副定位孔12,主定位孔11用于主定位,用于车身前后方向、左右方向限位。副定位孔12用于副定位,用于车身前后方向限位。安装支架10为狭长型结构,通常采用的两侧设置定位的定位策略无法保证安装支架10的中部区域与门饰板本体4的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在中部设置一主定位孔11,在两端各设置一个副定位孔12,有效控制安装支架10与门饰板本体4的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3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O2-BeO芯块中铀含量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电动汽车车窗导轨密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