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冷一体化电机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4985.0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4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昌勇;殷进省;蔡小亮;陈国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30 | 分类号: | H02K11/30;H02K5/22;H02K5/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一体化 电机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动汽车电机和控制器都是相互独立的,电机的三相线、编码器线、温控线均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缺点是:线路长,线损大、对电磁干扰也非常不利;所以,有人已设计出将水冷一体化电机控制器,而风冷电机机壳温度高,很多时候都会超过100℃,一体化结构很容易将电机机壳温度传递到控制器上,而控制器在此温度下工作是很不利的,所以,风冷一体化电机控制器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方案,但是,由于成本和结构因素,很多中低端电动汽车汽车要求都是风冷系统,所以,对一体化结构是有市场需求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电磁干扰、减少线路损耗、降低或减少电机温度向控制器传递、并且成本低、结构简单的风冷一体化电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控制器组件和电机,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器电路、固定在电机上的控制器壳体、引出电缆,控制器壳体上方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片,下方为敞口结构,侧面开有缺口,控制器壳体扣接在电机的机座上,控制器电路的板安装在控制器壳体内,控制器电路侧面所设置的U、V、W接线柱靠近侧面缺口位置,引出电缆连接控制器电路上的正、负接线柱后穿过控制器壳体向外引出,电机的U、V、W三相引出线从控制器壳体外通过缺口连接在相应的U、V、W接线柱上。
电机包括机座、转子、定子、后端盖,定子设置在机座内、转子设置在定子内部并由两端轴承支撑,在机座外圆表面设置有众多散热筋,机座的上方设置有一平台,平台上设置螺钉孔,扣接在电机的机座平台上的控制器壳体通过穿过控制器壳体并旋进螺钉孔的螺丝固定在平台上。
后端盖上对应控制器壳体的缺口设置有封板,以便将控制器完全密封。
控制器组件安装到电机上时,敞口面向下,散热片向上,用螺钉紧固控制器组件到机座上方平台,控制器壳体缺口端面与机座端面平齐,定子绕组引出的U、V、W三相引出线与控制器电路U、V、W接线柱连接,后端盖设置在控制器壳体的缺口端面,后端盖止口与电机机座配合,后端盖的端面与电机机座端面、控制器壳体端面同时接触,确保定子、控制器电路完全密闭。
装配控制器组件时,先安装控制电路入控制器壳体内,正负极电缆穿过制器壳体与控制器连接,形成控制器组件,组件整体安装在制器壳体上方,由于控制器壳体侧面有缺口,因此,手和工具可以方便将定子三相线弯曲后与控制器电路的U、V、W接线柱连接,为了保证定子引出线与后端盖有足够的爬电距离,后端盖端面有向外突出的腔体;为了方便安装编码器和接线,后端端部有窗口,窗口外安装有防护盖可以起到密封作用,整个结构可以实现:控制器电路、电机定子引出线、电机绕组全部密封在由制器壳体、机座、后端盖组成的腔体内,对外的电磁干扰较小,并且,可以实现IP67的防护。
为了减少电机定子温度对控制器的影响,在机座平台下方,设置有温度隔离孔,定子铁心的温度传递到机座平台只能通过空气和连接筋传导,由于连接筋截面积小,所以,热传导能力有限,减少了电机温度向控制器壳体的传递,机座平台的温度远小于定子铁心的温度,有利于控制器工作的可靠性;
若控制器散热能力有限,需要进一步提高控制器散热效果,可以在控制器散热筋表面安装冷却风扇,进一步对控制器散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风冷一体化电机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电机到控制器之间的电线路连接均在一个壳体内,线路短,电磁干扰小;
2.不存在电机到控制器之间的电缆,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
3.机座设计有隔离孔,降低了电机热量向控制器传递,冷却效果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除后端盖的轴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组件轴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座和定子装配后的轴侧图。
附图序号说明:机座1,平台1a,隔热孔1b,散热筋1c,机座端面1d,螺丝2,控制器壳体3,热散片3a,缺口3b,控制器壳体下方敞口3c,控制器壳体缺口端面3d,正负极引出电缆4,接线柱5,螺钉6,定子三相引出线7,定子8,转子9,后端盖10,防护盖11,控制器电路12,封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4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瓶物料供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淀粉生产中的蛋白质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