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7719.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3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杏辰;张雪芳;赵宁;张艳清;李策;刘策;刘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北人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62 | 分类号: | B31B70/62;B31B170/10;B31B1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05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胶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卷筒袋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
背景技术
合掌机是用于将包装膜材料合掌成型为卷筒袋状包装材料,现有的合掌机主要包括放卷辊、包装膜导向辊、收卷辊等,包装膜在合掌时,一般均采用有机溶剂涂覆在包装膜上,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胶量的控制以及涂胶的路径。
如果涂胶的量不稳定,胶量过大会使两层包装膜大面积粘合,粘合区域大,不仅对胶水是一种浪费,对也影响包装袋两层包装膜的粘合效果,而如果胶量过小则无法达到包装袋两层包装膜的粘合老固性,容易在后期的工序或运输销售过程中开口,影响装物品的质量。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对包装膜的涂胶工艺,一般都是单线操作涂胶,对于较为大件的包装膜,需要多线涂胶的时候,则显得涂胶的效率极低,并且待所有线路涂胶完成后,在先的胶水已干,失去了粘合作用,极易返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解决现有的合掌机对包装膜进行涂胶时,胶量无法控制,导致胶水过多或过少,均影响涂胶效果和包装膜粘合质量,并且涂胶效率低、容易返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设定涂胶给进方向为X向,与X向水平垂直的方向为Y向,包括设置在待涂胶包装膜上方的涂胶装置,所述涂胶装置在X向上错位排列,且在Y向上错位排列;
所述涂胶装置包括涂胶轮、添胶装置和刮胶铲,其中添胶装置的一侧设有添胶孔,所述涂胶轮的底部与待涂胶包装膜的表面相接触,涂胶轮的轮面的转动路径经过添胶孔,轮面和添胶孔之间形成密封接触;所述涂胶轮的轮面中心位置设置内凹的涂胶槽,所述涂胶槽的位置与待涂胶包装膜的粘合线位置相对应;
沿待涂胶包装膜的进给方向,所述刮胶铲安装在涂胶轮的后方,刮胶铲与待涂胶包装膜的表面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的,与待涂胶包装膜的X向两侧边相适应的位置处各设置一个涂胶装置,中间位置根据待涂胶包装膜的宽度设置一个以上的涂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刮胶铲为中部内凹的弧形铲,弧形铲的上铲面从铲口到铲尾的水平高度为低-高-低依次设置,弧形铲的下铲面与待涂胶包装膜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刮胶铲的铲尾位置出设置有吸胶管,吸胶管通过抽胶泵连接至添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刮胶铲的宽度大于待涂胶包装膜的涂胶区域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刮胶铲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其与待涂胶包装膜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对待涂胶包装膜进行多线涂胶,而且采用X向和Y向上均错位排列的方式,可以让涂胶装置相互之间的影响降到最低。
2,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涂胶轮的路面进入添胶装置内,通过涂胶槽从添胶装置内获取少量的胶水,然后滚涂在待涂胶包装膜的涂胶区域上,由于涂胶槽的宽度明显小于涂胶区域的宽度,则从涂胶槽内出来的胶水即使在涂胶区域上扩散开,也难以流至涂胶区域之外。
3,在涂胶轮涂胶之后,跟着使用刮胶铲对多余的胶水进行刮收,将多余胶水铲掉,防止过多的胶水对粘合质量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的涂胶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的单个涂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的涂胶轮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的刮胶铲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多线路匀胶合掌机,设定涂胶给进方向为X向,与X向水平垂直的方向为Y向,包括设置在待涂胶包装膜1上方的涂胶装置,所述涂胶装置在X向上错位排列,且在Y向上错位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北人印刷有限公司,未经邢台北人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7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