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光触媒照明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9068.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8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徽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3/04;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硕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1 | 代理人: | 李晓阳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触媒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活性高、相同效果纳米光触媒材料使用量少的室内光触媒照明灯。
背景技术
人类有约50%的时间是在建筑室内环境中度过的,因此其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居家生活。但现实中,由于室内装饰材料的使用,造成了居住场所的空气污染。据有关国际组织的研究表明,世界上30%的新建和重修的建筑物存在有害于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光触媒在被紫外线照射后,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它能破坏有机物的化学键,达到分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普通的光触媒灯一般仅仅是在灯管外表面喷涂一层光触媒溶液,但现在市场上的光触媒灯的活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高、相同效果纳米光触媒材料使用量少的室内光触媒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室内光触媒照明灯,包括灯管支架和灯管,所述灯管外表面依次涂覆有粘胶层、单管碳纳米管涂层和纳米光触媒涂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涂覆有粘胶层的厚度为0.2~0.5μm,所述单管碳纳米管涂层的厚度为0.1~0.2μm,所述纳米光触媒涂层的厚度为0.5~1.0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纳米光触媒涂层为TiO2涂层、NiO涂层、SnO2涂层、WO3涂层或ZrO2涂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灯管内表面涂覆有一层光扩散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光扩散层由光扩散粉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纳米光触媒涂层为TiO2涂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TiO2涂层中的TiO2颗粒为20~100nm菱形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外表面依次涂覆有粘胶层、单管碳纳米管涂层和纳米光触媒涂层,其中的单管碳纳米管涂层能使附着在其表面的纳米光触媒层具有更大的反应面积,并能加快气体在其表面的流转速度,从而较普通光触媒材料在单位面积的光触媒材料只有十几分子一就能达到相同的空气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灯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室内光触媒照明灯,参考图1和图2,包括灯管支架200和灯管100,灯管管体2内设置有灯板和能发出紫外光的灯,灯管管体2外表面依次涂覆有粘胶层3、单管碳纳米管涂层4和纳米光触媒涂层6。
本照明灯的灯管外表面依次涂覆有粘胶层3、单管碳纳米管涂层4和纳米光触媒涂层6,其中的单管碳纳米管涂层4能使附着在其表面的纳米光触媒层6具有更大的反应面积,并能加快气体在其表面的流转速度,从而较普通光触媒材料在单位面积的光触媒材料只有十几分子一就能达到相同的空气净化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室内光触媒照明灯,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涂覆有粘胶层3的厚度为0.2~0.5μm,所述单管碳纳米管涂层4的厚度为0.1~0.2μm,所述纳米光触媒涂层6的厚度为0.5~1.0μm。
在本实施例的室内光触媒照明灯,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单管碳纳米管涂层4和纳米光触媒涂层6之间还涂覆有一层厚度为0.05~0.1μm有机酸根稀土盐层5,其中的有机酸根稀土盐优选甲酸铈、乙酸铈、丁酸铈、戊酸铈、异辛酸铈、马来酸铈、富马酸铈、苯磺酸铈或酒石酸铈。利用界于单管碳纳米管涂层4和纳米光触媒涂层6之间的有机酸根稀土盐层5,使纳米光触媒涂层6的使用寿命更长,在加速实验中,增加有机酸根稀土盐层5的产品较普通产品增加了约1.5倍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室内光触媒照明灯,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纳米光触媒涂层6为TiO2涂层、NiO涂层、SnO2涂层、WO3涂层或ZrO2涂层。
在本实施例的室内光触媒照明灯,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灯管管体2内表面涂覆有一层光扩散层1。
在本实施例的室内光触媒照明灯,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光扩散层1由光扩散粉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徽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徽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9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播放装置及无线耳机
- 下一篇:一种吉他外形的蓝牙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