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旋转安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9250.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5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泛安安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1 | 分类号: | G01V3/11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安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安检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反恐形势的日趋严峻,在车站、码头、航站楼、体育场等人流聚集区域开始广泛地使用安检门这类安检设备。安检门又称金属探测门,用于用来检查人身体上隐藏的金属物品,如枪支,管制刀具等。
传统的安检门只能检测人员身上是否携带金属物品,不能准确探测出人员在其身上哪个部位携带,因而安防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准确判断出被检测人员携带的金属物品的位置,给恐怖分子可乘之机,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甚至威胁周围百姓人身安全。并且,传统的安检门无法旋转,漏检率高,更无法检测鞋底是否藏有违禁金属物品,需要被检测人员脱鞋配合安检,大大影响了安检通关的效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可旋转安检门,不但检测精度高、效率高,而且能够判断被检测人员放置金属物品的身体部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旋转安检门,其要点在于:包括底座、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底座上的安检门主体以及用于驱动该安检门主体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安检门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门板,两个侧门板的上部通过连接箱体连接,所述侧门板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部电感线圈组、中部电感线圈组和下部电感线圈组,至少一个所述侧门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上部电感线圈组电连接的上部报警灯、与所述中部电感线圈组电连接的中部报警灯和与所述下部电感线圈组电连接的下部报警灯;在连接箱体下方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金属探测器,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探测器电连接的底座报警灯。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上部电感线圈组、中部电感线圈组和下部电感线圈组以及上部报警灯、中部报警灯和下部报警灯能够检测并指示在被检测人员身体的哪个位置携带有金属物品,并且安检门主体可转动,能够有效提高安检门的金属物品探测精确度,降低漏检率;同时,通过金属探测器和底座报警灯能够在不用脱鞋的情况下检测被检测人员的鞋底是否藏有金属物品,大大提高了安检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在连接箱体下方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椭圆形的沉台,每个所述沉台内具有至少一个所述金属探测器。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沉台能够提示待检测人员的站立位置,并检测鞋底是否藏有金属物品,进一步提高了安检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减速器和转动盘,所述侧门板均固定安装在转动盘上。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可靠,带动安检门主体转动。
作为优选:在连接箱体下方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红外检测探头。采用以上结构,检测是否有人员位于安检门主体内侧,当红外检测探头检测到有人时,检测系统自动启动,当红外检测探头检测到没有人时,检测系统自动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侧门板均呈圆弧形。采用以上结构,便于侧门板在转动盘的带动下转动。
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箱体上安装有控制按钮和液晶显示屏。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控制按钮可对上部电感线圈组、中部电感线圈组和下部电感线圈组的工作频率和功率进行适应性地调节,同时,液晶显示屏能够显示设备运行情况和调节控制数据。
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箱体上安装有报警喇叭。采用以上结构,当检测到金属物品时,报警喇叭发声,起到提示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上部电感线圈组、中部电感线圈组和下部电感线圈组均包括至少一个电感线圈。采用以上结构,设计合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旋转安检门,结构新颖,易于实现,能够有效提高安检门的金属物品探测精确度,降低漏检率,并能够检测鞋底是否藏有金属物品,大大提高了安检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侧门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可旋转安检门,包括底座1,在该底座1上设有安检门主体2和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安检门主体2在底座1上转动。
请参见图1,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均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电机31、减速器32和转动盘33,所述电机31经减速器32减速后带动转动盘33转动,其中,减速器32优选为蜗轮蜗杆减速器或齿轮减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泛安安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泛安安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9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