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整流驱动电路及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1960.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4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蔡胜平;戴奇峰;韦宗旺;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88 | 分类号: | H02M1/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左恬源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整流 驱动 电路 电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整流驱动电路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因其无需背光、彩色滤光片及液晶,并能自身发光,在画质、响应速度、功耗、厚度及可视角度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LCD和LED,因此,近年来OLED迅速成为全球各大显示厂商研究的热点。随着OLED技术的逐渐成熟,以OLED做为显示方案的电视将逐步取代传统的LCD和LED电视。电源供应模块的稳定性和效率是OLED电视能否稳定工作及能否体现其实用价值的关键性因素。OLED每个像素点独立发光,每个像素点可以独立控制,目前主流的LG RGBW四色的4K OLED显示屏达到4096×2160=884万个像素点,884*4=3536万个子像素点。为了保证每个像素点在长时间工作后,保持像素点之间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定期会对像素点做一定的补偿工作,在这工作期间要保证电源电压的纹波很小。OLED的这些特点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每个像素点的电压稳定,电源的动态性能必须要很好,不管负载如何变化电源输出电压变化必须在非常低的范围之内。
在低压大电流开关电源中,为了提高效率减少损耗输出往往采用同步整流技术。同步整流,就是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专用功率MOSFET,来取代整流二极管以降低整流损耗,能大大提高DC/DC变换器的效率,并且不存在由肖特基势垒电压而造成的死区电压。目前,同步整流方案有采用分离元件搭建以及采用专门的集成IC控制这两种方式。
传统集成IC控制在轻载时,低电流MOSFET会误开通,存在两个MOSFET管直通的危险。由于检测电压只和一个固定电压比较,很难区分是否是处于震荡状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会引入一个时区时间来避开该震荡状态,为了避免直通危险,死区时间一般取值较大,加上电路传播的延迟时间,影响了电路的反应时间,进而导致动态整体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整流驱动电路及电视机,提升了同步整流驱动电路的动态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整流驱动电路,包括变压器T1、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MOSFET Q9和MOSFET Q10,所述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包括第一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和第二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所述第一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和第二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均包括漏极检测引脚、源极检测引脚和栅极驱动引脚,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MOSFET Q9的漏极连接,所述MOSFET Q9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的栅极驱动引脚,所述第一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的漏极检测引脚与所述MOSFET Q9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的源极检测引脚与所述MOSFET Q9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MOSFET Q10的漏极连接,所述MOSFET Q10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的栅极驱动引脚,所述第二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的漏极检测引脚与所述MOSFET Q10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的源极检测引脚与所述MOSFET Q10的源极连接,所述MOSFET Q9和MOSFET Q10的源极均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公共输出端为第三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T1包括次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所述次级线圈L1的异名端为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所述次级线圈L2的同名端为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所述次级线圈L1的同名端和次级线圈L2的异名端连接为变压器T1的第三输出端;所述多级参考电压比较电路选用型号为TEA1995T的同步整流控制器U3;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MOSFET Q9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MOSFET Q10的漏极连接;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U3的第一漏极检测引脚6与所述MOSFET Q9的漏极连接,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U3的第一栅极驱动引脚8与所述MOSFET Q9的栅极连接;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U3的第二漏极检测引脚3与所述MOSFET Q10的漏极连接,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U3的第二栅极驱动引脚1与所述MOSFET Q10的栅极连接;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U3的第一源极检测引脚5和第二源极检测引脚4与所述MOSFET Q9的源极和MOSFET Q10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三输出端通过第一滤波电路接地。
具体地,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阻R95和电容C47,所述电阻R95的自由端与变压器T1的第三输出端O3连接,所述电容C47的自由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1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