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电流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2319.1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景;陈跃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万秀娟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中心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小型 断路器 操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尤其是一种大电流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小型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现有的小型断路器1P的宽度均为1模数即18mm,这个体积也限定了小型断路器内部的结构的体积,尤其是操作机构的结构限制,使操作机构不能连接更大的动触头,限制小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紧凑的大电流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大电流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动触头架、动触头、锁扣、跳扣,动触头架由两个侧板通过底板连成一体,锁扣铰接在动触头架的侧板的外侧,跳扣铰接在动触头架上端的侧板的内侧,侧板下端穿置有触头轴,动触头下端的正面设置动触点,动触头背面中部形成与触头轴适配的触头槽,动触头上端设置在触头轴与动触头架之间,触头槽对应设置在触头轴上,动触头架上设置有触头扭簧,触头扭簧一端连接在动触头架上,另一端连接在动触头上端的正面,锁扣上端朝向动触头架形成顶杆,顶杆顶在动触头架上,顶杆确保锁扣与动触头架之间的距离能恰好让跳扣滑入并扣住锁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向内侧延伸使其宽度大于锁扣的侧壁宽度,延伸部分顶着动触头架上。通过向内延伸的顶杆,让顶杆不需要斜置就能顶在内侧的动触头架上,更加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架的两个侧板中部穿置有中轴,触头扭簧的中心穿在中轴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架的侧板上形成触头扭簧钩,触头扭簧与动触头架连接的一端设置在触头扭簧钩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扣上形成一个锁扣钩,动触头架的一侧侧板上对应锁扣钩形成触头架钩,侧板外的中轴上设置有锁扣扭簧,锁扣扭簧两端分别连接在锁扣钩和触头架钩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架上端形成弹簧连接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架一侧的侧板上端形成联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动触头上设置触头槽通过与动触头架上的触头轴配合实现动触头的定位,并通过扭簧给予动触头向静触头摆动,操作机构结构简单,动触头更大,能通过更大的电流;同时在锁扣上设置顶杆顶住动触头架,保证锁扣与动触头架的相对位置,确保跳扣能正常卡入或跳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触头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大电流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动触头架1、动触头2、锁扣3、跳扣4,动触头架1由两个侧板11通过底板12连成一体,动触头架1的两个侧板11中部穿置有中轴5,侧板11下端穿置有触头轴6,侧板11上端穿置有上轴7,锁扣3铰接在两个侧板11外侧的中轴5上,锁扣3上端朝向动触头架1形成顶杆33,顶杆33顶在动触头架1上,顶杆33确保锁扣3与动触头架1之间的距离能恰好让跳扣4滑入并扣住锁扣3,顶杆33向内侧延伸使其宽度大于锁扣3的侧壁宽度,延伸部分顶在动触头架1上,顶杆33的最佳宽度是锁扣3侧壁的宽度与动触头架1侧板11的宽度以及两者间隙之和,锁扣3下端形成拉杆孔32,锁扣3上形成一个锁扣钩31,动触头架1的一侧侧板11上对应锁扣钩31形成触头架钩13,侧板11外的中轴5上设置有锁扣扭簧52,锁扣扭簧52两端分别连接在锁扣钩31和触头架钩13内,动触头2下端的正面设置动触点21,动触头2背面中部形成与触头轴5适配的触头槽22,动触头2上端设置在触头轴6与动触头架1之间,触头槽22对应设置在触头轴6上,动触头架1的侧板11上形成触头扭簧钩14,两个侧板11内侧的中轴5上设置两个触头扭簧51,两个触头扭簧51分别紧贴在动触头架1两侧的侧板11内侧,两个触头扭簧51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板11的触头扭簧钩14内,另一端连接在动触头2上端的正面,跳扣4铰接在侧板11内侧的上轴7上,动触头架1上端形成弹簧连接位15,动触头架1上端一侧的侧板11上端形成联接杆16。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2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桶(2)
- 下一篇:一种手机监控的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