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刚石线自动磨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3911.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骏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0;B24B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硬材料切割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金刚石线自动磨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发展,硅晶体、硬质合金、光学玻璃、陶瓷、半导体材料以及花岗岩等硬脆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其加工要求也越来越高,电镀金刚石线是解决硬脆材料切割加工较为理想的切割工具。电镀金刚石线在制作时表面有一层金属镍包裹住金刚石颗粒,在初次使用电镀金刚石线时,表面镍镀层由于不具备切割能力,表现为切割面质量差,由于镍层附着力低逐渐脱落,脱落镍粉将附着于材料表面,影响材料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金刚石线磨线系统中未设置恒张力装置,不能保证整个过程金刚石线的张力恒定,使得金刚石线易发生变形,影响金刚石线的质量。同时,还不具备线径检测装置,即使金刚石线被打磨,也不能保证是否将金刚石线表面附着的镍层全部打磨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刚石线自动磨线系统,可以快速、均匀打磨去除电镀金刚石线表面的镍层,并且能够保证金刚石线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刚石线自动磨线系统,包括依次排序设置的自动放线装置、磨线装置、恒张力装置、第一线径检测装置、自动收线装置,其中:
磨线装置包括上打磨装置、下打磨装置、前打磨装置、后打磨装置,实现对金刚石线上下前后四面同时进行打磨。
更进一步的,自动磨线系统还包括第一金刚石线清洗装置,第一金刚石线清洗装置设置在第一线径检测装置与自动收线装置之间。
更进一步的,自动磨线系统还包括第二线径检测装置,第二线径检测装置设置在自动放线装置与磨线装置之间。
更进一步的,自动磨线系统还包括第二清洗装置,第二清洗装置设置在第二线径检测装置与自动放线装置之间。
更进一步的,自动放线装置包括出线装置和排线装置,排线装置配合出线装置进行往返运动实现缠绕在出线装置中未打磨的金刚石线自动放线。
更进一步的,自动收线装置包括收线装置和排线装置,排线装置配合收线装置进行往返运动实现已打磨的金刚石线自动缠绕到收线装置上。
更进一步的,第一线径检测装置和第二线径检测装置包括线径检测仪,用于检测已打磨的金刚石线是否合格。
更进一步的,恒张力装置包括力矩电机、调节杆以及恒张力轮,其中调节杆一端连接在力矩电机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恒张力轮。
更进一步的,自动磨线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并且与自动放线装置、第二清洗装置、第二线径检测装置、磨线装置、恒张力装置、第一线径检测装置、第一清洗装置、自动收线装置分别相连,其中:
中央控制系统控制自动放线装置的放线速度等于自动收线装置的收线速度;
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磨线装置中的打磨装置自动靠近金刚石线,保证打磨的正常运行;
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恒张力装置,调节并维持金刚石线上的张力恒定;
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线径检测装置、第二线径检测装置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中央控制系统。
更进一步的,自动放线装置以及自动收线装置上均设置反向转动装置,在中央控制系统控制下,实现同步正转以及同步反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线自动线磨线系统,可以快速、均匀打磨去除电镀金刚石线表面的镍层,使电镀金刚石线初次使用变锋利,解决了初期使用切割面质量差的问题。同时,该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控制走线速度等,可实现全自动对金刚石线进行打磨,并保证金刚石线不会断线。恒张力装置的设置,实现金刚石线磨线过程中,线上张力恒定,防止变形,提高产品质量。线径检测装置的设置,检测打磨后的金刚石线是否合格,不合格的金刚石线还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控制重新磨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模块控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骏,未经张士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3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