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4347.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江;佟铁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江;佟铁壁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介入 穿刺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腹腔、心包等积液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有效措施,已逐渐代替了传统的针筒穿刺抽液技术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持续的积液引流要求中心静脉导管尾部应与引流袋紧密连接,由于缺乏专门的引流装置,通常使用消毒后的橡皮管连接到一次性尿液引流袋,但现有的穿刺引流装置还存在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520202943.2的专利,包括穿刺针和管体,还包括气囊,气囊通过中空管道与连接管连接,在这样的穿刺引流装置中,通过中空管道向气囊中注入气体或液体等,使得气囊扩张,从而推开穿刺引流装置附近的遮挡组织,避免穿刺引流装置附近的遮挡组织的干扰,使得穿刺引流顺利进行,当需要气囊缩小时,也可通过中空通道将气囊中的气体或液体等抽出,尽管使用方便简单,但穿刺过程中无法将穿刺针进行固定,穿刺针很容易出现偏移,对病人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动块,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内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座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滑动槽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部安装有穿刺针主体,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稳定筒,所述穿刺针主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内部均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帽,所述固定帽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贯穿固定板和稳定筒的外壁,所述推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安装板的外壁与限位座相连,所述固定螺栓与限位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块与第二滑动槽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有防滑棱。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通过将穿刺针主体放置在第一限位板内部的限位槽中,可对穿刺针主体进行限位,通过向下推动拉手,拉手带动推动板向下运动,推动板推动推动杆向下运动,推动杆推动固定帽和第二限位板向下运动,第二限位板覆盖在穿刺针主体顶端,向下旋转固定螺栓固定,固定螺栓向限位座的内部旋转,固定螺栓将安装板进行固定,从而对推动板进行固定,第二限位板将穿刺针主体进行固定,有效的确保了穿刺过程中将穿刺针主体进行固定,避免了穿刺针出现偏移而导致病人受到伤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槽结构示意。
图中:1、推动板,2、固定板,3、安装板,4、限位座,5、伸缩杆,6、第一限位板,7、穿刺针主体,8、第一滑动槽,9、第一滑动块,10、支撑板, 11、连接杆,12、第二滑动块,13、放置槽,14、第二滑动槽,15、固定座, 16、稳定座,17、手柄,18、支撑杆,19、第二限位板,20、立杆,21、固定帽,22、推动杆,23、固定螺栓,24、稳定筒,25、限位槽,26、拉手, 27、防滑棱,28、放置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江;佟铁壁,未经李春江;佟铁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43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的计算机电源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