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循环真空泵回水可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4667.2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7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侨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7/00;F04C19/00;F04C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81 | 代理人: | 万振雄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循环 真空泵 回水 可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真空泵回水可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水循环真空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水的密封作用而进行工作。具体地,当水循环真空泵抽出的气体是高温气体时,水循环真空泵内的回水温度会比较高,这时对于水循环真空泵的冷却效果极其重要。因此,当冷却温度达不到工作要求时,通常的做法是排放部分回水,然后添加温度较低的自来水来降低回水温度,以满足工作要求。
然而,采用上述方式,由于水循环真空泵排放部分回水时,通常是直接回水排放至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或生活污水系统,大大地增加了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活生活污水系统的处理负担,同时,添加温度较低的自来水也会增加自来水的使用量,从而导致整个运行成本增加。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水循环真空泵的回水进行再利用并降低水循环真空泵的运行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循环真空泵回水可回收装置,以解决目前的水循环真空泵的回水直接排放导致而导致水资源浪费及增加污水处理负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循环真空泵回水可回收装置,其包括:冷却水塔,所述冷却水塔内储存有冷却水,所述冷却水塔包括第一出水口及回水口;
水池,所述水池包括补水口、溢流口、回流口及注水口,所述水池的补水口通过补水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却水塔的第一出水口,以将所述冷却水塔内的冷却水经由所述补水管道输送至所述水池内,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却水塔的回水口;以及
水循环真空泵,所述水循环真空泵靠近所述水池设置,所述水循环真空泵包括进水口及第二出水口,所述水循环真空泵的进水口高于所述水池的底面设置,所述水循环真空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至所述水池的注水口,所述水循环真空泵的第二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连接至所述水池的回流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池内设置有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以检测所述水池的液位,所述溢流管道上设置有溢流阀;
当所述液位检测器检测所述水池内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所述溢流阀开启以使所述水池内的水通过所述溢流管道回流至所述冷却水塔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补水管道上设置有自动补水装置,所述自动补水装置与所述液位检测器电性连接,当所述水池内的液位低于所述预设液位时,所述液位检测器将液位信号发送至所述自动补水装置,以使所述自动补水装置接收所述液位信号并自动将所述冷却水塔内的冷却水经由所述补水管道输送至所述水池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检测器电性连接至外部报警装置,当所述水池内的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所述液位检测器将液位信号发送至所述外部报警装置,以使所述外部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以通知操作人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检测器安装于所述水池内壁高于所述水循环真空泵的进水口的位置处,且所述液位检测器至所述水循环真空泵的进水口之间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0c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池还包括排空口,所述排空口通过排水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却水塔的回水口,以将所述水池内的水排空至所述冷却水塔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循环真空泵的进水口至所述水池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c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道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所述出水管道内的回水温度,所述出水管道上还连接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却水塔的回水口,当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出水管道内的回水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水循环真空泵内的回水经由所述出水管道回流至所述分流管道内,通过所述分流管道回流至所述冷却水塔内,所述水池内的冷却水经由所述进水管道输送至所述水循环真空泵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侨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侨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4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