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抛物面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4714.3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2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蒋仕勇;谢彬;谢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天诺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抛物面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抛物面天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抛物面天线的馈源是通过馈源支架与抛物面天线本体直接固定安装的,由于天线和馈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要求馈源口置于抛物面的焦点上,使得馈源支架伸出抛物面的距离较长,若将抛物面天线移动位置需拆卸馈源和馈源支架,然后重新安装,安装和拆卸耗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抛物面天线,其通过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实现馈源支架与抛物面天线本体的安装,使得可调节馈源支架的位置,进而在移动抛物面天线时可节省安装和拆卸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抛物面天线,包括由多块扇形抛物面单元拼接而成的抛物面天线本体,底座支撑架,馈源支架,两个以上馈源,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所述底座支撑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螺母,底座,底端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支撑杆底端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一螺母螺接配合;所述抛物面天线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所述馈源支架包括连接杆和固定在连接杆一端的弧形安装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开设有第三穿孔,所述抛物面本体周面下端开设有第四穿孔,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与所述第二螺母螺接配合;所述两个以上馈源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杆上;所述扇形抛物面单元包括扇形抛物面板和固定在所述扇形抛物面板外曲面并围绕于所述扇形抛物面板边缘的扇形框架,且任意两相邻扇形抛物面单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第一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伸缩杆。
优选的,任意两相邻扇形抛物面单元之间形成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间隙内设置有调节垫片。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馈源支架和抛物面天线本体之间的采用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螺接的安装方式,可将馈源支架和馈源转动折叠至靠近抛物面天线本体的位置,使得在移动抛物面天线本体的时候无需将馈源和馈源支架拆卸,节省安装可拆卸的时间,进而节省时间和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抛物面天线的抛物面天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其中两块扇形抛物面板)。
图中:1、抛物面天线本体;11、扇形抛物面单元;111、扇形抛物面板;112、扇形框架;2、底座支撑架;12、间隙12;21、底座;22、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3、馈源支架;31、连接杆;32、安装杆;4、馈源;5、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抛物面天线,包括由多块扇形抛物面单元11拼接而成的抛物面天线本体1,底座支撑架2,馈源支架3,两个以上馈源4,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底座支撑架2包括第一螺杆,第一螺母,底座21,底端固定在底座21上的第一支撑杆22,以及第二支撑杆23,所述第一支撑杆22顶端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支撑杆23底端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一螺母螺接配合;所述抛物面天线本体1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杆23的顶端;所述馈源支架3包括连接杆31和固定在连接杆31一端的弧形安装杆32,所述连接杆31另一端开设有第三穿孔,所述抛物面本体1周面下端开设有第四穿孔,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与所述第二螺母螺接配合;所述两个以上馈源4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杆32上;所述扇形抛物面单元11包括扇形抛物面板111和固定在所述扇形抛物面板111外曲面并围绕于所述扇形抛物面板111边缘的扇形框架112,且任意两相邻扇形抛物面单元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天诺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天诺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4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