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4988.2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傅华良;左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瀛通电线有限公司;东莞市开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部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提高线材抗缠绕能力和耐磨性能的改进型线材。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材(例如耳机线等)通常包括芯线组和包覆在芯线组外的绝缘层构成。芯线一般采用铜芯的漆包线材料,绝缘层通常采用橡胶材料、PVC或者硅胶材料制作。目前的线材为了提高质感,线材最外层采用了织物编织层,即通过织物纤维编织成保护层,将线材包覆于内。线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弯折、扭曲,而现有的线材通常机械性能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容易产生芯线折断的情况,导致线材报废。另外,这种织物纤维的耐磨性能不佳,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人提出一种改进型线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线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改进型线材包括线材主体以及包覆于线材主体外围的编织层,所述的编织层表面环绕有胶线,胶线通过编织层中的编织线被固定在编织层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胶线横截面呈圆形或者扁圆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线材主体横截面呈圆形或者扁圆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胶线呈螺旋状均匀环绕在编织层(2)表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线的螺旋环绕的间距与其自身直径的比值大于2。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编织层通过织物编织线编织而成,编织层编织过程中,若干编织线将越过胶线、将胶线绑缚于编织层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线材主体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编织层,并在所述的编织层表面环绕有胶线,胶线为具有一定柔韧度的胶线材料,将其与线材固定在一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线材缠绕、打结。并且提高整个线材的机械性能。另外,由于胶线环绕在整个线材的最外层,其有助于提高线材的耐磨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的胶线是通过编织层中的编织线直接进行固定,即在编织层编织过程中将其中若干的编织线越过胶线表面,从而将胶线绑缚固定在编织层上,这样胶线就与编织成固定在一起,避免胶线与线材整体分离、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型线材,其包括:线材主体1、编织层2和胶线3。
所述的线材主体1与常规的线材相同,其可以有一根或者多根芯线构成,并且这些芯线外还可以包覆绝缘层或者屏蔽层等。由于本实用新型并不对线材主体1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所以对与线材主体1内采用何种布局结构并不做限定。
在绝缘主体1的表面包覆有织物编织层2,这里所述的织物编,其编织用的织物线可采用织物纤维材料,例如化纤、棉麻线、玻璃纤维等等。
见图1所示,所述的编织层2表面环绕有胶线3,胶线3通过编织层2中的编织线21被固定在编织层2上。具体而言,所述的胶线3呈螺旋状均匀环绕在编织层2表面。二者的固定方式为:由于编织层2通过织物编织线21编织而成,编织层2编织过程中,若干编织线21将越过胶线3、将胶线3绑缚于编织层2上。即在编织层2的编织过程中,胶线3一通通过编织的方式将其与编织线21固定在一起。
由于胶线3的柔韧性较强,所以胶线3缠绕整个线材表面的疏密度不能过于密集,通常所述胶线3的螺旋环绕的间距与其自身直径的比值大于2。一般情况下,比值在4-10之间可以取得良好的缠绕、打结效果。
另外,所述的胶线3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或者扁圆形。线材主体1横截面也可呈圆形或者扁圆形,本实用新型并不做限制。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瀛通电线有限公司;东莞市开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瀛通电线有限公司;东莞市开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4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