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有机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5630.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3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付林林;孟祥豪;徐伟东;徐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九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有机 废气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体式有机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净化方法颇多,如冷凝法、吸收法、燃烧法、吸附法等,其中冷凝法适用于高浓度、回收的有机物有价值的废气;吸收法适用于中、高浓度的废气,但净化效率低、选择廉价高效的低挥发性吸收液比较困难,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燃烧法适用于中、高浓度的废气,净化效率高,但对于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治理存在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的缺陷;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或间歇作业产生的废气,吸附饱和后可脱附再生重新使用也可进行定期更换。
目前应用的直接吸附法工艺流程为有机废气由风管收集后进入过滤器,经除尘、除湿后进入吸附罐,净化后的废气经引风机引至烟尘高空排放。整个工艺过程涉及多个设备,结构不紧凑,特别对于已建厂区进行废气治理改造的项目,普通存在可利用空间狭小的问题很不利。此外对于低浓度、小风量的有机废气项目若是采用上述处理装置,则存在设备数量多、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浓度、小风量的一体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具有适用范围广、设备体积小、投资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有机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沿废气流向罐体内依次包括进气端法兰、过滤层、吸附层、连接法兰、风机、出气端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端直接与收集废气的风管通过进气端法兰连接;所述的过滤层由过滤器串联组成,所述的吸附层内填充了吸附剂,上述的过滤层和吸附层均为抽屉式;所述的风机前端通过连接法兰与吸附层相连、后端通过出气端法兰与烟囱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的过滤层根据处理废气的特性采用不同形式、不同数量、不同过滤效率的过滤器串联。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的吸附层内吸附剂使用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纤维或蜂窝状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过滤层、吸附层、风机依次叠落连接,进风端与收集废气管道、出风端与烟囱通过法兰连接,形成一个一体式的废气处理装置,与现有处理装置相比,省略相互间的连接风管,减少系统的阻力损失,那么所需匹配风机的功率减小,具有体积小、设备造价低、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尤其是对于已建企业的废气治理改造项目存在可利用空间有限尤为重要。
(2)通过将过滤层和吸附层设置成抽屉式,能够使工人更加方便快捷的定期清理更换,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
(3)对于过滤层和吸附层,均可以根据处理有机废气的特性进行设计组合,如对于含有漆雾的废气过滤层就需要低、中、高效三级过滤器组合,对于不含粉尘、漆雾、水分等的废气,则不需要过滤层,直接进行吸附净化即可。吸附层可以填充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纤维、蜂窝状活性炭等,或它们其中几个的组合,具有灵活多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4)净化装置内的风机前端与吸附层,后端与烟囱均采用法兰连接,进行维修时仅需拆卸螺栓,将风机段从系统中拆下,不需要破坏设备、动明火,特别是对处于防爆区域的装置维修有利、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进气端法兰;2、过滤层;3、吸附层;4、连接法兰;5、风机;6、罐体;7、出气端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九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九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5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