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网络会议的会议记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0260.6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光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G10L15/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网络会议 会议记录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网络会议的会议记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Video)泛指将一系列静态影像以电信号的方式加以捕捉、纪录、处理、储存、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超过24帧(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视频技术最早是为了电视系统而发展,但现在已经发展为各种不同的格式以利消费者将视频记录下来。网络技术的发达也促使视频的纪录片段以串流媒体的形式存在于因特网之上并可被电脑接收与播放。视频与电影属于不同的技术,后者是利用照相术将动态的影像捕捉为一系列的静态照片。
现有的视频网络会议的记录一般为人为记录或语音记录,现在无法实现自动的语音文字记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视频网络会议的会议记录方法。其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无法实现语音文字记录的缺点。
一方面,提供一种视频网络会议的会议记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
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转换成文字信息;
将该文字信息进行记录。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记录的文字信息显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该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获取语音信息的用户姓名,将该姓名记录在文字信息的抬头。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视频网络会议的会议记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
转换单元,用于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转换成文字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将该文字信息进行记录。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将记录的文字信息显示。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对该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获取语音信息的用户姓名,将该姓名记录在文字信息的抬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转换成文字信息,将该文字信息进行记录,所以其具有自动实现会议记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视频网络会议的会议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视频网络会议的会议记录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视频网络会议的会议记录方法,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
步骤S102、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转换成文字信息;
步骤S103、将该文字信息进行记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转换成文字信息,将该文字信息进行记录,所以其具有自动实现会议记录的优点。
可选的,上述方法在步骤S103之后还可以包括:
将记录的文字信息显示。
可选的,上述方法在步骤S103之后还可以包括:
对该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获取语音信息的用户姓名,将该姓名记录在文字信息的抬头。
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视频网络会议的会议记录系统,该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
转换单元202,用于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转换成文字信息;
存储单元203,用于将该文字信息进行记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转换成文字信息,将该文字信息进行记录,所以其具有自动实现会议记录的优点。
可选的,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显示单元204,用于将记录的文字信息显示。
可选的,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光,未经王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0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模高强聚乙烯纤维牵伸热箱
- 下一篇:胎面花纹块具有深度标识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