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管连接用分支管及分支连接器具的制造方法及利用其制造的燃料供应用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1444.4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田二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二范 |
主分类号: | B21K1/16 | 分类号: | B21K1/16;B21J5/02;B21J5/12;C23C2/06;B23K7/10;F16L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连接 分支 器具 制造 方法 利用 燃料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于进行氧气箱或气体箱与焊炬的连接,在执行焊接或切断作业时,完全不会发生线的弯折或绞缠现象的软管连接用分支管及分支连接器具的制造方法及利用其制造的燃料供应用软管。并且,通过本发明,无需担忧因火花或切断的铁块、用过的焊条、锋利的切断面或棱角等而导致所述单行连接软管破损,并容易识别是否发生气体泄漏与气体泄漏部位,从而,能够预防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管连接用分支管及分支连接器具的制造方法及利用其制造的燃料供应用软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易于进行氧气箱或气体箱与焊炬(torch)的连接,并且,在进行焊接或切断作业时,完全不会发生线的弯折或绞缠现象的软管连接用分支管及分支连接器具的制造方法及利用其制造的燃料供应用软管。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氧气切割器是指通过在氢气或乙炔或液化天然气(LPG)等燃气进行燃烧时发生的燃烧热融化被处理对象而相互熔接,或将被处理对象的熔融的部位通过高压喷射的氧气燃烧,从而切断被处理对象的装置,通过连接至各自的一侧分别与燃气筒及氧气筒连接的燃料供应软管及氧气供应软管的另一侧而接收所供应的燃气及氧气的焊炬构成。
但,现有的氧气切割器大部分如图1所示,在燃气筒(1)连接供应燃气的气体软管(41),在氧气筒(2)连接设置供应氧气的氧气软管(42),该气体软管(41)与氧气软管(42)全部连接设置于焊炬(3)。
但,由此,在将气体软管(41)及氧气软管(42)按两行较长地连接使用的情况下,在执行氧气切断作业与焊接作业时,各个气体软管(41)及氧气软管(42)相互交织,由此,进行氧气切断作业时,也存在相当大的不便,在切断作业之后,在整理各个气体软管(41)及氧气软管(42)时,也伴随极大的不便。
并且,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作业时,因火花或切断的铁块、用过的焊条、锋利的切断面或棱角等而导致所述气体软管(41)及氧气软管(42)破损,由此,导致因气体泄漏而发生的爆炸事故,因而,也时常发生人身与财产上的损害。
因而,为了解决如上所述问题,在本申请人在先注册的实用新型第20-0293242中显示所示,将气体软管插入设置于氧气软管的内部,形成为双重管结构的单行的燃料供应用软管,在其外侧套上螺旋弹簧,从而,能够防止发生软管破损的情况。
并且,如其他申请人在先注册发明的专利注册第10-0865154的图2及图3所示,将气体管(31)与氧气管(32)插入至由被包皮(30b)的可挠性金属管(30a)构成的单行连接软管(30)的内部,使用为构成作为单一结构的单行的燃料供应用软管结构。
但该现有的发明,对于用于将单行连接软管(30)与燃气筒(1)及氧气筒(2)连接的分支连接器具(10),及用于将单行连接软管(30)与焊炬(3)连接的分支连接器具(10)由圆筒形铜管(11)与支管(12)构成。
即,在按规定长度切断的圆筒形铜管(11)一侧端形成供连接单行连接软管(30)的单行连接软管连接部(11a),在另一侧端焊接设置螺母(21),从而连接气体软管(41)。
并且,在所述圆筒形铜管(11)的侧面穿孔而形成孔(11b),将与圆筒形铜管(11)不同的小口径铜管按规定长度切断而构成的支管(12)的一侧端焊接至孔(11b),在弯曲之后,在前端焊接设置螺母(22),而连接氧气软管(42)。
由此,根据现有的发明,为了制造分支连接器具(10),必须具备各个口径相互不同的铜管,并且,必须执行了用于将螺母(21、22)结合在各个铜管上的二次焊接作业与用于对连接支管(12)的孔(11b)进行的穿孔作业,并且,在将支管(12)的一端插入该孔(11b)之后,还必须再一次进行焊接作业,而且,在对支管(12)进行焊接之后,必须执行使发生弯曲的弯曲作业等各种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二范,未经田二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14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