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光学成型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2165.X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1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潘亨旼;田炳圭;高雲;洪武镐;黄英荣;金玟锭;朴正濬;李琪载;孙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71/02;C08L33/14;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静;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树脂 组合 包含 光学 成型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光学成型产品。根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具有导光板所需的优异的透光率和颜色均匀性,并且加工性也优异。因此,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以有效地用作导光板的材料。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韩国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6月1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5-0083680、在韩国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9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5-0133051和在韩国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3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6-0038477的优先权的权益,这三项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透光率、颜色均匀性和加工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光学成型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近来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和大型化的趋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元件的厚度变得越来越薄。液晶显示装置配备有背光源,它是在LCD的背面发射光的发光体部分,并且根据光源的类型或位置,导光板和漫射板用于漫射或传递光。根据近来的趋势,导光板的厚度变得越来越薄。对于实际使用的导光板的一般水平来说,厚度为约0.5mm,但是最薄的达到约0.3mm,并且在未来厚度趋向于更薄。
根据薄型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在背光源的边缘部分配备有LED的边缘型背光单元来代替主要使用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所述边缘型背光单元能够使从设置在边缘部分的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传递,并且通过导光板传递的光的一部分被在导光板的表面上设置的光散射层散射,从而通过其中整个表面均匀地发光的表面光源而使液晶显示装置发光。这种光散射层通过在导光板的表面上转移或印刷光点图案来形成,近来,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可以转移微结构的棱镜结构。
由于导光板需要较高的透光率,因此通常使用丙烯酰基类树脂PMMA作为导光板的材料。丙烯酰基类树脂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但是其机械强度不足,因此不适合用于薄型导光板,并且由于其较低的耐热性,因而存在容易被由电子器件产生的热所损害的缺点。
聚碳酸酯取代这种丙烯酰基类树脂而受到关注。与丙烯酸类树脂相比,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因此可以用作薄型导光板的材料。此外,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阻燃性,因此在使用LED的具有较大的发热值的背光单元和照明装置中逐渐取代丙烯酸树脂。然而,由于与丙烯酸树脂相比,聚碳酸酯具有较低的透光率,因此需要在保持聚碳酸酯的优点的同时具有与丙烯酸树脂相一致的透光率。
就这一点而言,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8-045131已经提出在丙烯酰基类树脂中将粘均分子量(Mv)为20,000至60,000的PMMA与Mv为15,000至40,000的聚碳酸酯共混以获得优异的光导率。然而,仍然需要改善诸如耐热性的物理性能。
因此,本发明人已经进行许多研究以开发可用作导光板的材料的物质,并发现,如下所述,一种包含聚碳酸酯和聚氧四亚甲基-聚氧亚丙基二醇无规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透光率和耐热性等,因此可以用作导光板的材料,从而完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透光率、颜色均匀性和加工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光学成型产品。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以及0.05至5重量份的由下面的化学式1表示的聚氧四亚甲基-聚氧亚丙基二醇无规共聚物:
[化学式1]
在化学式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分体式模块化手机外壳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