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2238.5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6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辽;松尾昌一郎;平船俊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 ||
光纤具有芯线和包层,该包层至少具有:内包层部,其以与所述芯线同心状地包围所述芯线的外周的方式形成,并与所述芯线的外周相邻;外包层部,其形成于所述内包层部的外周。将所述芯线的折射率设为Δ1,将最大折射率设为Δ1max,将外周半径设为r1,并将所述内包层部的折射率设为Δ2,将最小折射率设为Δ2min,将外周半径设为r2,并将所述外包层部的折射率设为Δ3,将外周半径设为r3的情况下,Δ1max>Δ3>Δ2min,Δ3‑Δ2min≤0.08%,r1<r2<r3,0.35≤r1/r2≤0.55,光缆截止波长为1260nm以下,波长1310nm的MFD为8.6μm以上并且为9.2μ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5年5月27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5-107030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提高安装于光缆的光纤的安装密度的技术之一,提出有专利文献1以及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的细径高密度光缆。在细径高密度光缆中,与槽杆(slot rod)或者松套管那样的光缆构造不同,由于在光缆芯线上直接设置护套,因此不能避免局部的弯曲施加于光纤。一般情况下,被封闭在光纤的芯线内部的光由于弯曲而向芯线外泄露,即产生损耗。因此需要对细径高密度光缆安装耐弯曲性良好的光纤。
作为减少光纤的弯曲损耗的方法,能够列举出:(1)提高芯线部的折射率(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2)设置沟槽层,(3)在芯线周边设置空孔等。减少了这些弯曲损耗的光纤(低弯曲损耗光纤)能够安装于细径高密度光缆。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9-23734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M.Yamanaka et al,Ultra-high density optical fiber cablewith“Spider Web Ribbon”Proceedings of the 61st IWCS Conference,2-4,2012.
上述的低弯曲损耗光纤具有良好的弯曲损耗特性,另一方面,由于弯曲损耗的减少与模场直径(MFD:Mode Field Diameter)的缩小有折衷的关系,因而不能避免MFD的缩小化。因此在将该低弯曲损耗光纤与通用的单模光纤(SSMF,例如依照ITU-T G.652)连接的情况下,存在产生MFD不匹配的问题。具体而言,MFD的不匹配会在连接点产生损耗。另外,施工作业人员在使用OTDR等来检查光线路是否有异常情况等时,由于在该低弯曲损耗光纤与SSMF之间的连接点产生阶梯差,而难以与异常点进行区分等理由,因此也存在成为检查的障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所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MFD的缩小化,并且减少弯曲损耗的光纤。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纤具有:芯线;和包层,其至少具有:内包层部,该内包层部形成为与所述芯线同心状地包围所述芯线的外周,并与所述芯线的外周相邻;外包层部,该外包层部形成于所述内包层部的外周,所述光纤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芯线的折射率设为Δ1,最大折射率设为Δ1max,外周半径设为r1,将所述内包层部的折射率设为Δ2,最小折射率设为Δ2min,外周半径设为r2,并且将所述外包层部的折射率设为Δ3,外周半径设为r3的情况下,Δ1max>Δ3>Δ2min,Δ3-Δ2min≤0.08%,r1<r2<r3,0.35≤r1/r2≤0.55,光缆截止波长为1260nm以下,波长1310nm的模场直径为8.6μm以上并且为9.2μm以下。
也可以为:在半径15mm的心轴上卷绕了10圈时的1550nm的损耗增加是0.02dB以下,在半径10mm的心轴上卷绕了1圈时的1550nm的损耗增加是0.2dB以下,光纤线束的波长1550nm的砂纸张力卷绕损耗增量是0.3dB/km以下。
也可以为:光纤线束的波长1550nm的砂纸张力卷绕损耗增量是0.15dB/k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线检测器及闪烁面板
- 下一篇:光纤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