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电极用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2314.2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7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绫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电极 组合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对集电体的密合性优异并且能够制作高容量的锂二次电池的锂二次电池电极用组合物。本发明为一种锂二次电池电极用组合物,其是含有活性物质、粘合剂及有机溶剂的锂二次电池电极用组合物,上述粘合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上述粘合剂中所含的Na离子为100pp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对集电体的密合性优异并且能够制作高容量的锂二次电池的锂二次电池电极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携带型摄像机、便携型个人电脑等便携型电子设备的普及,作为移动用电源的二次电池的需要急剧增大。另外,对此种二次电池的小型化、轻量化、高能量密度化的要求非常高。
这样,作为能够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以往,铅电池、镍-镉电池等水溶系电池是主流,但是这些水溶系电池虽然充放电特性优异,但是在电池重量、能量密度的方面还称不上具有能够充分满足作为便携型电子设备的移动用电源的特性。
为此,作为二次电池,将锂或锂合金用于负极电极的锂二次电池的研究开发正在盛行。该锂二次电池具有以下优异特征:具有高能量密度,自放电也少,且轻质。
锂二次电池的电极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即,将活性物质和粘合剂与溶剂一起混炼,使活性物质分散而制成浆料后,利用刮刀法等将该浆料涂布于集电体上并使其干燥而进行薄膜化。
现在,尤其作为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的粘合剂而最广泛使用的是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代表的氟系树脂。
然而,在将氟系树脂用作粘合剂的情况下,一方面能够制作具有挠性的薄膜,但是另一方面集电体和活性物质的粘结性差,因此在电池制造工序时存在活性物质的一部分或全部从集电体剥离、脱落的风险。另外,在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时,在活性物质内反复进行锂离子的插入、放出,随之还有以下问题:可能引起活性物质从集电体的剥离、脱落的问题。
为了解决此种问题,还尝试使用除PVDF以外的粘合剂。然而,在使用以往的树脂的情况下,在对电极负载电压时,产生导致树脂的分解、劣化的新问题。在产生此种树脂的劣化的情况下,产生充放电容量降低或者发生电极的剥离的问题。
对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皂化度75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用作粘合剂树脂的蓄电装置用导电性涂敷液。
然而,在使用此种树脂的情况下,电极的柔软性变低,发生龟裂、从集电体剥离,因此,存在招致电池耐久性降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80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对集电体的密合性优异并且能够制作高容量的锂二次电池的锂二次电池电极用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一种锂二次电池电极用组合物,其是含有活性物质、粘合剂及有机溶剂的锂二次电池电极用组合物,上述粘合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上述粘合剂中所含的Na离子为100ppm以下。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
本发明人等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作为锂二次电池电极形成用粘合剂,从而可以改善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对集电体的密合性。
另一方面,在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情况下,产生锂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降低的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