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2344.3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5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隆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514 | 分类号: | H01M50/514;H01M50/531;H01M50/543;H01M50/209;H01M50/56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亚爱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1.一种组电池,具备:
单电池,其具有主体部、从上述主体部的一个面引出的正极极耳以及负极极耳;
电池层叠体,其将多个上述单电池以相同朝向堆积而构成;
正极侧总线,其与上述正极极耳连接;和
负极侧总线,其与上述负极极耳连接,
上述正极极耳设置在上述一个面上的横向一端侧,
上述负极极耳设置在上述一个面上的横向另一端侧,
与上述电池层叠体的相邻的上述单电池之中一个上述单电池的上述正极极耳连接的上述正极侧总线和与另一个上述单电池的上述负极极耳连接的上述负极侧总线在上述电池层叠体的一个面上彼此连接,
上述正极侧总线具有:与上述正极极耳连接的正极侧第1连接部、与该第1连接部大致平行地延伸且与上述负极侧总线连接的正极侧第2连接部、和在该第1连接部以及该第2连接部之间形成高低差的正极侧连结部,
上述负极侧总线具有:与上述负极极耳连接的负极侧第1连接部、与该第1连接部大致平行地延伸且与上述正极侧总线连接的负极侧第2连接部、和在该第1连接部以及该第2连接部之间形成高低差的负极侧连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电池,其中,
上述电池层叠体包括多个将相邻的至少2个上述单电池并联连接而成的并联块,
上述并联块具有:使构成该块的上述各单电池的上述正极极耳彼此重叠而形成的正极极耳层叠部、和使该各单电池的上述负极极耳彼此重叠而形成的负极极耳层叠部,
与相邻的上述并联块之中一个上述并联块的上述正极极耳层叠部连接的上述正极侧总线和与另一个上述并联块的上述负极极耳层叠部连接的上述负极侧总线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电池,其中,
上述正极侧总线以及上述负极侧总线彼此具有同一形状、同一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电池,其中,
上述正极侧总线与上述负极侧总线的连接部在上述电池层叠体的上述一个面上在上述单电池的层叠方向上排列地形成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电池,其中,
该组电池具备被夹持在上述正极侧总线与上述负极侧总线之间的导电性构件,
上述导电性构件具有从该各总线之间突出的电压监视用端子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电池,其中,
该组电池具备被夹持在上述正极侧总线与上述负极侧总线之间的导电性构件,
上述导电性构件具有从该各总线之间突出的电压监视用端子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3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