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封装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2380.X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0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英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G02F1/1335;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青炜,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反射型的光学元件进行收纳的光学元件封装。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光学元件封装中,壳体的盖形成有开口部,经由该开口部,使光(光信号)从外部射入至配置于壳体的内部的光学元件。而且,为了对光学元件进行气密密封,利用对光进行透射的玻璃部件堵住该开口部。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开关模块(光学元件封装)在壳体的内部,作为光学元件具备MEMS(Micro Electro Mechnical System:微电极系统)微镜阵列芯片。该光学元件封装在壳体的上部具备盖框,利用固定部件在盖框之上接合有玻璃部件(板状的蓝宝石)。在盖框的中央部形成有长方形的开口部,玻璃部件以堵住该开口部的方式设置。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光学元件封装(光学元件收纳用封装)在壳体的内部,作为光学元件,具备可调谐干涉滤光片。该光学元件封装在壳体的上部具备盖,在盖的外侧接合有第一窗部件,在盖的内侧接合有第二窗部件。在盖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第一窗部件以及第二窗部件以堵住盖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
另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光学元件封装在壳体的内部,作为光学元件具备可调谐干涉滤光片。该光学元件封装在壳体的上部具备盖,利用固定部件,在盖之上接合有玻璃部件。在盖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玻璃部件以堵住该开口部的方式设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11-8105号公报(日本平成23年1月13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14-82348号公报(日本平成26年5月8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15-31903号公报(日本平成27年2月16日公开)”。
然而,在现有的光学元件封装中,在增大了从相对于光学元件的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光学元件入射的入射光的入射角、以及从光学元件射出的出射光(例如,反射光)的出射角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即,入射光以及出射光被盖遮挡。换言之,入射角以及出射角存在最大值(以下,记载为“最大入射角”以及“最大出射角”)。
最大入射角由开口部的大小与从光学元件的表面到开口部的上端的高度而决定。为了增大最大入射角,优选开口部相对于光学元件的有效区域的大小足够大,优选从光学元件的表面到开口部的上端的高度尽量低。最大出射角也相同。
然而,在现有的光学元件封装中,增大开口部会直接导致光学元件封装的大型化。为此,不必要地使开口部的大小大于光学元件的有效区域的大小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另外,从光学元件的表面到形成于盖的开口部的上端的高度至少不能低于盖的厚度,为了保证作为壳体的强度,盖的厚度存在下限值。为此,极端地降低其高度是不现实的。此外,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图示那样,由于在光学元件与盖之间配置有窗部件,光学元件与窗部件分离配置,所以上述高度与盖的厚度相比,大幅度地变高。
如以上那样,将开口部的大小增大为大于光学元件的有效区域的大小、以及降低从光学元件的表面到开口部的上端的高度皆很困难。因此,在现有的光学元件封装中,很难增大最大入射角以及最大出射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收纳反射型的光学元件的光学元件封装中,使相对于光学元件的最大入射角以及最大出射角广角化。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封装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由底板与侧板构成;以及反射型的光学元件,其收纳于上述壳体,所述光学元件的包含有效区域的表面被透明部件所覆盖,在上述光学元件与上述壳体的缝隙填充有密封用树脂,上述光学元件的侧面以及背面被该密封用树脂所覆盖。
本发明为,在一种壳体的内部具备反射型的光学元件的光学元件封装中,能够增大入射角以及出射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光学元件封装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光学元件封装的剖视图。
图3中的(a)以及(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光学元件封装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光学元件封装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光学元件封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对于具有与在先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3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