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铸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2437.6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9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好纯;曾田裕二;田邑正则;小山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2D27/20;C22C19/05;C22C27/06;C22C38/40;F02B37/24;F02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铸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塑性加工性优异的轴状部的耐热铸件。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发动机等中搭载的涡轮增压器,存在有被称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涡流增压器。对于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而言,由于生产商的不同,有时被称为可变容量涡轮、VG涡轮、可变喷嘴叶片式涡轮、可变翼片式涡轮、VGS涡轮。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通过对处于排气侧涡轮壳体内的气体排出通路中的喷嘴叶片进行开闭,从而使气体排出通路的开口面积变化,与发动机的转速相应地控制向排气侧涡轮叶轮排出的气体的流速以及流量,以提高增压效果。
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中装入许多个喷嘴叶片。另外,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由于要利用高温的排出气体,因此被要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喷嘴叶片等的耐热钢制或者耐热合金制的耐热铸件通过焊接或者铆接(日文:カシメ)等塑性加工来装入于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主体。
在耐热铸件通过焊接装入于主体的情况下,由于局部的加热冷却而产生应变,或者耐热铸件或主体受到热的影响,或者有时由于焊接溅射而需要进行后处理。
另一方面,在通过铆接等塑性加工进行安装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那样对耐热铸件或者主体性状的影响较少。但是,通常,耐热铸件由于塑性变形性较低,因而,有时不会以均匀的状态变形,会引起不期望的变形或者产生裂纹。
因此,迫切期望耐热性优异且塑性加工性优异的耐热铸件。
作为喷嘴叶片的制造方法,公开有如下方法:在压铸等铸造工序或者金属注射成形后,沿轴向按压轴部并按压其后翼部来进行成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VGS型涡轮增压器中的可变翼的制造方法,公开有以下方法:使铸造时的原材料的凝固组织变细,之后对轴部进行滚轧加工,然后进行精加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6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496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技术中,由于没有针对凝固组织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因此难以进行变形量较大的塑性加工。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的技术中,由于仅将组织细微化,因此难以进行变形量较大的塑性加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耐热铸件,该耐热铸件在进行以铆接为代表的塑性变形量较大的加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不被期望的变形和裂纹的产生,塑性加工性优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包含以下的实施方式。
<1>一种耐热铸件,其是具有轴状部的耐热铸件,所述轴状部的能被塑性加工的区域中的组织包含枝晶,所述枝晶是所述轴状部的中心轴线的垂直方向和所述枝晶的主轴所成的角度的平均值为20°以内的枝晶。
枝晶是具有主轴和从主轴分支出的二次枝晶的树枝状晶体,主轴是指相当于主干的部位。
在本说明书中,耐热铸件是指由耐热钢或者耐热合金形成的铸件。本实施方式的耐热铸件由于具有塑性加工性优异的部分,因此能够适当地使用于需要与其他构件卡合的用途中。即,可以认为,在针对本实施方式的耐热铸件进行塑性变形量较大的加工例如铆接时,与现有的耐热铸件相比塑性加工性优异的区域的变形量较大,因此向通过进行铆接来固定的构件的槽等的填充性进一步提高,从而接合力进一步提高。
<2>在<1>中记载的耐热铸件包含铁、超过0质量%且为1.4质量%以下的碳、超过0质量%且为69质量%以下的镍、6质量%以上且52质量%以下的铬。
<3>在<1>中记载的耐热铸件是涡轮增压器的喷嘴叶片。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耐热铸件,其在进行以铆接为代表的塑性变形量较大的加工的情况下,能抑制不被期望的变形和裂纹的产生,且塑性加工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包含轴状部的中心轴线在内的平面将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耐热铸件剖切所得到的剖面的示意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由网格线表示的枝晶的主轴和轴状部的中心轴线的垂直方向所成的角度α。
图2A是利用包含轴状部的中心轴线在内的平面将实施例1的耐热铸件的第一样品剖切所得到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制钢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制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