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用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2500.6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7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新原佳纮;山口佑一郎;千叶洋;官宁;田山博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H01Q1/32 | 分类号: | H01Q1/32;H01Q1/22;H01Q7/00;H01Q9/2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洋;姜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天线 装置 | ||
一种配置于顶盖(20)的端部的车载用天线装置(10),其具备天线(11),该天线(11)具有从一个供电点(13a)向第一方向引出且从另一个供电点(13b)向第二方向引出的放射元件(14、15)。上述第一方向是车载用天线装置(10)搭载于车身(1)时与水平面相交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于车身的顶盖的端部的车载用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载用天线装置,如引用文献1所示,公知有一种在配置于车身的顶盖的后端的扰流板的内部内置有天线的天线装置。在引用文献1的车载用天线装置中,在安装于车身的扰流板的内部,以成为水平的方式内置有数字电视用天线的放射元件与收音机用天线的放射元件。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8-283609号公报”(2008年11月20日公开)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载用天线装置的天线构造中,存在向车身前方的放射增益较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在搭载于车身的顶盖的端部的情况下、朝横贯顶盖的方向的放射增益与以往相比更大的车载用天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用天线装置配置于车身的顶盖的端部,该车载用天线装置具备天线,该天线是具有包括从一对供电点中的一个供电点向第一方向引出的第一放射元件、和从另一个供电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引出的第二放射元件在内的放射元件的天线,或者是具有从一对供电点中的一个供电点向第一方向引出、且从另一个供电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引出的单一的放射元件的天线。上述第一方向是该车载用天线装置搭载于上述车身时与水平面相交的方向。
此外,对于上述放射元件而言,包括一个供电点在内的区间向第一方向引出且包括另一个供电点在内的区间向第二方向引出即可,上述区间以外的上述放射元件的延伸方向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上述天线为偶极天线的情况下,包括一个供电点在内的第一放射元件的始端部向第一方向引出且包括另一个供电点在内的第二放射元件的始端部向第二方向引出即可,第一放射元件的终端部以及第二放射元件的终端部的延伸方向是任意的。例如考虑如下构造等:(1)使第一放射元件的终端部以及第二放射元件的终端部均向车身前方延伸的结构(参照后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2)使第一放射元件的终端部向车身右方延伸且使第二放射元件的终端部向车身左方延伸的结构(参照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以及(3)使第一放射元件的终端部向车身前方延伸且使第二放射元件的终端部向车身后方延伸的结构(参照后述的第四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用天线装置配置于车身的顶盖的端部,该车载用天线装置具备天线,该天线是具有在该车载用天线装置搭载于上述车身时从一对供电点中的一个供电点向第一方向引出的第一放射元件、以及从另一个供电点向第二方向引出的第二放射元件的天线,其中,上述第一方向是与水平面相交的方向,上述第二方向是沿上述水平面的方向。上述第二放射元件具有包括该第二放射元件的前端在内的重叠部,并且该重叠部沿着构成上述顶盖的上述端部的金属部件、且以与上述金属部件隔开间隔的状态相对于上述金属部件重叠,上述重叠部的长度为上述第二放射元件的全长的64.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