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栽培用旋转喷出式喷水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2729.X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3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申成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成淳 |
主分类号: | B05B1/20 | 分类号: | B05B1/20;B05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袁波;刘继富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栽培 旋转 喷出 喷水 软管 | ||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用旋转喷出式喷水软管,其包括:旋转发生单元(200),其形成在沿着软管(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形成的喷出口(102),对从上述软管(100)的内部空间(104)向外部空间(106)喷出的水的流动施加旋转力,上述旋转发生单元(200)包括与上述喷出口(102)连接并且在上述软管(100)的内侧形成的筒状旋转空间(212),上述旋转空间(212)从上述软管(100)的内壁延长形成,上述旋转空间(212)是由侧部(210)和底部(240)来限定的,上述侧部(210)形成有从上述软管(100)的内部空间(104)连接到上述旋转空间(212)的水平方向通路的旋转力施加通路(214),并且上述底部(240)用于封闭上述侧部(210)的下端,上述旋转力施加通路(214)以朝向从上述旋转空间(212)的中心部(P)离开的地点的方式取向,通过上述旋转力施加通路(214)对向上述旋转空间(212)流入的水的流动施加旋转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水供给到植物或植物栽培用土壤的喷水软管,特别涉及包括旋转发生单元的植物栽培用旋转喷出式喷水软管,上述旋转发生单元用于对通过软管的内部空间流入的水施加旋转力而使水在通过排出口排出时向更宽的区域分散。
背景技术
作为植物栽培用灌溉软管,有水滴软管和喷水软管,水滴软管是将少量的水持续滴下而使其喷出的软管,喷水软管是将喷出口直径构成为约0.3mm至1mm程度、通过喷出口使水像雾或毛毛雨那样喷出的软管。根据植物的种类、栽培方式,能够选择性地使用水滴软管或喷水软管。用于持续浸湿栽植植物的土壤的水滴软管通常以如下方式使水喷出,即,包括过滤装置和减压装置而显著降低通过喷出口的水的喷出速度,由此使水滴凝聚在喷出口,当口径变大时水滴掉落。相对于此,在图11中所示的喷水软管通常用于将水均匀地喷射到宽叶植物之类的叶子较大的植物的宽叶或者均匀地同时使土壤的较宽区域浸湿。
另一方面,代替上述喷水软管利用洒水器装置能够对较宽区域进行灌溉,但是因为其包括实际上能够旋转运动的旋转装置,所以将其设置在软管的每个喷出口这对于现实而言是非经济的,而且喷出的水柱粗,所以土壤会陷下去,植物的叶子会受损。
根据在图1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喷水软管,软管内部的水通过喷出口向外部直线性喷出而掉落到地面。因为直至从软管的喷出口喷出的水掉落而到达地面为止,水柱的分散效果非常差,所以为了将水均匀地洒布到较宽空间内的植物,需要增加喷出口的个数或者使喷出口的直径变窄。
但是,在增加喷出口的个数的情况下,在具有固定长度的软管中,水经过喷出口的水压沿着喷出口越往水行进的方向,水压越弱。因此,对于软管的整个长度,存在无法将水均匀地供给到植物的问题。另外,在使喷出口的直径变窄而维持对于整个软管的水压的情况下,喷出的水到达植物的距离短,水柱的直径小,相对于软管的单位长度的水的喷射面积小,因此存在无法浸湿植物整个区域或者直径窄的喷出口容易被异物堵塞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人提供在不增加喷出口的个数而且也不缩小喷出口的直径的情况下,能够将水均匀地喷射到宽范围的新结构的喷水软管。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对从软管的喷出口喷出的水柱施加旋转力,从而使水充分分散并喷出而使其覆盖栽植植物的地面的较宽区域,由此能够将水均匀地供给到植物的植物栽培用旋转喷出式喷水软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包括相对于每个喷出口附着在软管的内表面并构成为一个薄片的形状的旋转发生单元的植物栽培用旋转喷出式喷水软管。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包括多个旋转发生单元以一列形成在一个带的带状旋转发生部、旋转发生单元的侧部的上表面附着形成在软管的内表面的植物栽培用旋转喷出式喷水软管。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形成有沿着软管主体的长度方向凸出形成、包括上部肋和旋转发生单元的凸出肋的植物栽培用旋转喷出式喷水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成淳,未经申成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盲配合互连件的集成天线单元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