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的导风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2824.X | 申请日: | 2016-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4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涩武信行;吉武晃司;中山伸之;福丸孝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5/02 | 分类号: | B62D35/02;B62D2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板结 | ||
根据本发明一形态的汽车的导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具备覆盖比车辆前部(2)的轮罩(8)靠近车辆前方的下表面开口的衬板延设部(9b)和安装于衬板延设部(9b)的导风板(20)的汽车(1)的导风板结构,导风板(20)形成为由借助螺栓以及树脂夹安装于衬板延设部(9b)的导风板基部(21)、和从导风板基部(21)的后端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且在车辆前后方向具有可挠性以及厚度的大致平板状的导风板主体(22)一体形成的结构,在导风板主体(22)的后表面上,在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具备多个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与衬板延设部(9b)的下表面抵接的后表面肋材(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配设于比汽车的车辆前部的前轮轮罩(wheelhouse)靠近车辆前方处,从而能够抑制行驶风向前轮轮罩流入的汽车的导风板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行驶中的汽车受到与空气(行驶风)的撞击或摩擦等导致的空气阻力。该空气阻力会给汽车的动力性能以及耗油性能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希望由车身形状或整流板等的整流来降低该空气阻力。
作为给汽车的性能带来影响的行驶中的空气阻力,例如具有车辆侧面的侧面流被搅乱而导致的空气阻力。这是从汽车的车辆前部的地板下向前轮轮罩内流入的行驶风,由于前轮的旋转而被搅乱的同时向车辆侧方排出从而产生的。
因此,作为抑制行驶风向前轮轮罩流入的技术,例如已知有配设于比前轮轮罩靠近车辆前方处,且向比前保险杠的下端靠近车辆下方处突出的导风板(参见专利文献1)。
然而,专利文献1那样的导风板中,例如,在前轮与导风板之间进入了障碍物的状态下,如汽车后退时那样,会有不期望的来自车辆后方的载荷施加到导风板的情况。
因此,要求能够同时确保导风板能够承受住行驶风那样的来自车辆前方的载荷的刚性,和能够释放不期望的来自车辆后方的载荷的可挠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866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确保导风板主体相于来自车辆前方的载荷的刚性和导风板主体相对来自车辆后方的载荷的可挠性的汽车的导风板结构。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具备覆盖比汽车的车辆前部的前轮轮罩靠近车辆前方的下表面开口的罩构件;和安装于该罩构件的导风板的汽车的导风板结构,所述导风板形成为由借助接合构件安装于所述罩构件的导风板基部,和从该导风板基部的后端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可挠性以及厚度的大致平板状的导风板主体一体形成的结构,在该导风板主体的后表面上,在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具备多个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上端与所述罩构件的下表面抵接的后表面肋材。
上述罩构件可以是与覆盖前轮轮罩的翼子板衬板一体形成的罩构件,或与翼子板衬板分别形成的罩构件。此外,罩构件可以是例如聚丙烯等硬质合成树脂制品。
上述导风板可以是例如具有可挠性的橡胶等软质合成树脂制品;
上述接合构件为与罩构件接合的构件,或是隔着罩构件与前保险杠接合的构件,例如可以是树脂夹或螺栓等。
根据本发明,能够同时确保导风板主体相对于来自车辆前方的载荷的刚性,和导风板主体相对于来自车辆后方的载荷的可挠性;
具体地,从车辆前方对导风板主体施加载荷时,导风板主体会向车辆后方弯曲而变形。此时,因为与罩构件的下表面抵接,所以后表面肋材能够从车辆后方支持导风板主体。
因此,从车辆前方对导风板主体施加载荷时,汽车的导风板结构能够借助后表面肋材抑制导风板主体向车辆后方的弯曲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8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