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以及送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3273.9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8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启;山本浩司;菅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徐健;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电力 传输 系统 以及 送电 装置 | ||
1.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具备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
所述送电装置包括:
将外部的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力变换成交流电力的送电电路;
与所述送电电路连接的第1线圈;
与所述第1线圈进行感应耦合的第2线圈;以及
两个送电电极,其与所述第2线圈连接,输送所述交流电力,
所述受电装置包括:
两个受电电极,其与所述两个送电电极相对向地配置,与所述两个送电电极进行电容耦合,以非接触方式接受所述输送的交流电力;
与所述两个受电电极连接的第3线圈;
与所述第3线圈进行感应耦合的第4线圈;以及
受电电路,其与所述第4线圈连接,将所述接受的交流电力变换成直流电力,
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具有下述组合中的两方的组合:
i)包括所述第1线圈和配置在所述第1线圈与所述送电电路之间的第1电容器的送电侧串联谐振电路、与ii)包括所述第2线圈和配置在所述第2线圈与所述两个送电电极之间的第2电容器的送电侧并联谐振电路的组合;以及
i)包括所述第3线圈和配置在所述第3线圈与所述两个受电电极之间的第3电容器的受电侧并联谐振电路、与ii)包括所述第4线圈和配置在所述第4线圈与所述受电电路之间的第4电容器的受电侧串联谐振电路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在所述两个送电电极和与所述两个送电电极相对向地配置的所述两个受电电极之间具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在设所述交流电力的角频率为ω、设所述第2线圈的电感值为L2、设所述两个送电电极与所述两个受电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为C时,满足以下的式(1),
ωL21/(ωC) (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在设所述交流电力的角频率为ω、设所述第2线圈的电感值为L2、设所述两个送电电极与所述两个受电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为C时,满足以下的式(3),
10ωL21/(ωC) (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在设所述第1线圈的电感值为L1、设所述第2线圈的电感值为L2时,作为所述电感值L2相对于所述电感值L1之比的电感比N即L2/L1满足1N1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在设所述第1线圈的电感值为L1、设所述第2线圈的电感值为L2时,作为所述电感值L2相对于所述电感值L1之比的电感比N即L2/L1满足3N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在设所述第3线圈的电感值为L3、设所述第4线圈的电感值为L4时,作为所述电感值L3相对于所述电感值L4之比的电感比N即L3/L4满足1N1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在设所述第3线圈的电感值为L3、设所述第4线圈的电感值为L4时,作为所述电感值L3相对于所述电感值L4之比的电感比N即L3/L4满足3N8。
9.一种送电装置,是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送电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电装置,
在所述两个送电电极和与所述两个送电电极相对向地配置的所述两个受电电极之间具有空隙。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送电装置,
在设所述交流电力的角速度为ω、设所述第2线圈的电感值为L2、设所述两个送电电极与所述两个受电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为C时,满足以下的式(4),
ωL21/(ωC)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2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