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粘连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3412.8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向井智和;清麻里子;谷徹;神谷纯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澄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滋贺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99Z99/00 | 分类号: | A99Z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6 | 代理人: | 刘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连 材料 | ||
1.一种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由水溶性高分子及聚脂肪族酯构成的固态或半固态基体中,含有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衍生物作为抗氧化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固态基体为从薄膜状、薄片状及筛网状的任一者中选择的形态;
上述薄膜状、上述薄片状及筛网状的形态为,实质由该基体形成的单层构造、或具有在该基体的基体层上更进一步设置由聚脂肪族酯构成的被覆层的层积构造;或
上述筛网状的形态具有复合体所构成的纤维状构造,且其基重为0.8g/m2~830g/m2,该复合体为,将固态的水溶性高分子及聚脂肪族酯构成的基体形成为棒状而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半固态基体具有单层构造或层积构造,且为包含胶质状的凝胶状形态,37℃的粘度为100Pa·s至1,000,000Pa·s。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该基体的基体层上具有被覆层的层积构造以3层形成,该3层为,在该基体层的双面上分别具有被覆层的双面被覆层及基体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当对上述被覆层的厚度使用分光式椭圆偏光仪以波长380nm~900nm进行测定时,上述被覆层的光学厚度为50nm以上且小于700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构成基体或基体层的基材重量,含有0.5(w/w)%以上~10(w/w)%以下的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浸渍于牛血浆时,经24小时后的pH为7.5~6.0。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被覆层具备有:在上述基体层的一侧面上所配置的第1被覆层、及在上述基体层的另一侧面上所配置的第2被覆层,上述第1被覆层与第2被覆层为由同一材料所构成。
9.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被覆层具备有:在上述基体层的一侧面上所配置的第1被覆层、及在上述基体层的另一侧面上所配置的第2被覆层,上述第1被覆层与上述第2被覆层由不同材料所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水溶性高分子为多糖类、蛋白质或合成高分子。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基体的水溶性高分子(A)与聚脂肪族酯(B)的重量比例ω(=A/B)为1~99/99~1。
12.一种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实质由水溶性高分子构成的固态或半固态基体中,含有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衍生物作为抗氧化物质,或者更进一步在该基体的基体层双面上分别具有由聚脂肪族酯构成的被覆层。
13.如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材料,其中,权利要求1的抗氧化物质含有属于植物脂溶性色素的类胡萝卜素类或含多酚类的源自植物的抗氧化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澄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滋贺医科大学,未经川澄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滋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4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