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3499.9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武志;盐崎朝树;青户峰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具备绝缘带,所述绝缘带覆盖正极片与正极集电体露出面的溶接部。绝缘带为由有机材料层、由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层以及粘接剂层构成的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层中的无机材料为复合材料层的重量的2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了使用保护带来提高正极或者负极的绝缘性的锂二次电池。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抑制集电体与引线接触的部分中的集电体的切断的锂二次电池。
图4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的构成图,图4的(A)为从集电体的一主面侧观察到的部分俯视图,图4的(B)为沿图4的(A)中的线L1-L1的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21A为集电体、21B为活性层。
两面未涂布部21b上,平面外形为矩形状的保护层28形成于正极集电体露出面21a上。保护层28形成于两面未涂布部21b的大致中央。保护层28的一部分以夹设于引线25的下边缘和引线25的两侧边缘的一部分与正极集电体露出面21a之间的方式,保护层28的中央的一部分夹设于引线25的下端部分与正极集电体露出面21a之间。作为保护层28,例如可以举出树脂层、无机材料层等,作为树脂层,可以举出树脂膜、树脂带等。作为树脂膜,可以举出PVDF(聚偏二氟乙烯)膜等涂布有树脂的树脂涂布膜。作为树脂带,可以举出PP(聚丙烯)带、PI(聚酰亚胺)带、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带等,作为无机材料层等,可以举出无机带等。保护带27在正极集电体21A的一主面侧覆盖正极集电体露出面21a、引线25和保护层28,在正极集电体21A的另一个主面侧覆盖正极集电体露出面21a。该保护带27例如在电池异常时分隔件等断裂,其用于防止正极21与负极22接触时的电池的放热,保护带27例如设为树脂带等。
另外,作为在不同位置使用带的技术,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由复合材料带形成绝缘带,复合材料带具有作为基底层的有机材料、和分散于该有机材料的无机材料,无机材料相对于复合材料带的整体重量为20%~80%的含有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98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924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仅假定了由箔切断所产生的异常模式,无法防止介由异物(具有导电性)的短路。特别是,在与负极对置的正极片和极板的焊接部中混入有异物时,为了防止短路,必须需要耐热性还同时需要刺穿强度。此处所述耐热性是指,抑制由热所导致的带的变形变质的特性,其结果,可以抑制由短路的继续所导致的电池的放热。然而,为了确保带的基材的耐热性,必须提高无机材料的含有率,但提高无机材料的含有率时,刺穿强度会降低。相反地,为了确保基材的刺穿强度,必须降低无机材料的含有率,但耐热性会降低。专利文献1中,利用保护带27防止放热,虽然使用树脂带作为保护带27,但是对防止由短路所导致的放热、即带本身的耐热性和刺穿强度这两者没有进行任何研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兼顾耐热性和刺穿强度(机械强度)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六轴机器人注塑注胶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穴注塑产品自动分离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