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二烯制造系统及丁二烯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4019.0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小间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B01J23/20;B01J23/46;C01B3/38;C07B61/00;C07C11/167;C10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二烯 制造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丁二烯制造系统及丁二烯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5年1月13日在日本申请的特原2015-4460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1,3-丁二烯等丁二烯作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原料而使用。通常,丁二烯通过由石油合成苯乙烯时副产的C4馏分提纯而得到。
然而,近年来,由来源于生物质的原料合成的生物乙醇作为石油替代原料而备受注目。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催化剂由乙醇制造丁二烯的方法。
但是,如专利文献1,使用催化剂从乙醇中得到丁二烯的方法中,工业上收率并不是充分得高。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2538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高收率制造丁二烯的丁二烯制造系统及丁二烯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丁二烯制造系统(装置)具备:气体制备装置,其对原料进行加热而制备含有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乙醇化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气体制备装置之后,使含有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与第一催化剂接触,得到乙醇;丁二烯化装置,其设置于所述乙醇化装置之后,使所述乙醇与第二催化剂接触,得到丁二烯;送回机构,其将在所述丁二烯化装置中副产的氢送回至所述乙醇化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丁二烯制造系统(装置)具备:气体制备装置,其对原料进行加热而制备含有氢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乙醇化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气体制备装置之后,使含有氢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与第三催化剂接触,得到乙醇;丁二烯化装置,其设置于所述乙醇化装置之后,使所述乙醇与第二催化剂接触,得到丁二烯;送回机构,其将在所述丁二烯化装置中副产的氢送回至所述乙醇化装置。
优选所述送回机构具备连接所述丁二烯化装置和所述乙醇化装置的配管。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丁二烯的制造方法包括:
气体制备工序,对原料进行加热而制备含有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乙醇化工序,使所述混合气体与第一催化剂接触,得到乙醇;
丁二烯化工序,使所述乙醇与第二催化剂接触,得到丁二烯;
送回工序,将在所述丁二烯化工序中副产的氢送回至所述乙醇化工序。
本发明的另外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丁二烯的制造方法包括:
气体制备工序,对原料进行加热而制备含有氢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乙醇化工序,使所述混合气体与第三催化剂接触,得到乙醇;
丁二烯化工序,使所述乙醇与第二催化剂接触,得到丁二烯;
送回工序,将在所述丁二烯化工序中副产的氢送回至所述乙醇化工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丁二烯制造系统能够以高收率制造丁二烯。
根据本发明的丁二烯的制造方法,能够以高收率制造丁二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丁二烯制造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丁二烯制造系统的另外的例子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2丁二烯制造系统
10、10A 气体制备装置
12、12A 乙醇化装置
14、14A 提纯装置
16 丁二烯化装置
18 送回机构
20、20A 气化炉
22、22A 转化炉
24 反应管
26 气液分离器
41~43、45~47配管
44 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术语的定义在本说明书及专利要求的范围内适用。
“将氢送回到乙醇化装置”是包括如下的方式:送回至在乙醇化装置之前,基于由所示的平衡反应,被送回的氢未被消耗的部分中的方式的意思。例如,还包括如下的方式:将氢送回到连接于气体制备装置和乙醇化装置的配管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为低于上述平衡反应偏向一氧化碳的温度(例如1000~1200℃)的温度(例如200~800℃)的部分。
“将氢送回到乙醇化工序”还包括如下方式:将氢送回到乙醇化工序之前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低于上述平衡反应偏向一氧化碳的温度的阶段(例如混合气体的温度为200~800℃的阶段)。
“原料”是指能够通过加热得到含有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有机物,包括生物质、有机性废弃物等原料固态物;和天然气、废气等原料气体这两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