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隙隔离的消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4188.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9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D·阿森鲍姆;F·M·克里斯特尔;R·艾勒特茨;K·马伊迪·蔡德;A-W·奥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5 | 分类号: | F01N3/05;F01N13/08;F01N13/14;F01N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消声器 | ||
1.用于车辆的排气设备的消声器(1)、尤其后消声器,其具有消声器壳体(1a),
-所述消声器壳体具有废气进入管(4),废气经由该废气进入管流入到所述消声器壳体(1a)中,并且
-所述消声器壳体具有废气排出管(6a),废气经由该废气排出管从所述消声器壳体(1a)流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声器壳体(1a)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整个消声器壳体(1a)由外套壳体(6)包围,其中,在所述消声器壳体(1a)与外套壳体(6)之间设有气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壳体(6)通过间隔保持件与所述消声器壳体(1a)保持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壳体(6)与所述消声器壳体(1a)间隔开0.3cm至2.0cm之间的距离、尤其0.8cm至1.2cm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壳体(6)具有用于新鲜空气的入口(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用于新鲜空气的入口(8)设计成漏斗形或扇形或呈空气导向叶片的形状并且设置成用于将迎面流过的新鲜空气导入所述外套壳体(6)的气隙(7)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设有鼓风机(10a、10b),鼓风机将新鲜空气从周围环境经由用于新鲜空气的入口(8)输送到所述外套壳体(6)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壳体(1a)具有空气出口(6a),由所述消声器壳体(1a)加热的空气能经由该空气出口从所述外套壳体(6)流出到周围环境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排出管(5)在所述外套壳体(6)内部终止,由此产生喷射泵作用,该喷射泵作用将加热的空气从所述气隙(7)经由所述空气出口(6a)输送到周围环境中。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壳体(6)在所述废气排出管(5)的区域中设计成管状并且同轴于所述废气排出管(5)布置,其中,所述废气排出管(5)在所述外套壳体的管状区段(6a)内部终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壳体(1a)由钢或钛合金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壳体(6)由钢或钛合金制成。
12.具有内燃机和排气设备的车辆,该排气设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声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设有通风装置(10a、10b),所述通风装置将新鲜空气从周围环境经由用于所述新鲜空气的入口(8)吹到所述外套壳体(6)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1)具有纵向方向(2),所述纵向方向平行于车辆的横向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1)具有纵向方向(2),纵向方向平行于车辆的纵向方向(3)。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1)布置在所述车辆的前车厢区域或后车厢区域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布置在下部的前车厢区域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所述下部的前车厢区域经由分隔壁与上部的前车厢区域分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所述分隔壁完全或部分由塑料材料、尤其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制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10a、10b)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观察布置在所述消声器(1)之前。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3)观察在所述消声器(1)之前和/或在所述通风装置(10a、10b)之前布置有所述车辆的制冷剂循环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1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门框成型效率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高耐磨碳化钨超硬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