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4446.9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0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阿蒂拉·格赖加斯;佐尔坦·多莫托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奈克西欧匈牙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勇;李洁 |
地址: | 匈牙利*** | 国省代码: | 匈牙利;H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冷却塔 | ||
1.一种用于混合冷却系统的混合冷却塔(1);所述混合冷却塔包括:
-塔壳(4),所述塔壳由地平面之上的塔壳腿(16)支撑,在所述地平面和所述塔壳(4)的下边缘之间设有进气口;
-湿式冷却段(3),所述湿式冷却段布置在所述塔壳(4)内部并且具有湿式分室(8),所述湿式分室布置在距所述塔壳(4)一定距离处,并且通过所述进气口以及经由第一通风窗(19)接收冷却空气;
-湿式风扇(9),所述湿式风扇布置在湿式分室(8)的顶部,用于向上引发潮湿空气排出流;
-干式冷却段(2),所述干式冷却段布置在所述塔壳(4)外部且位于用于所述湿式分室(8)的所述进气口的上方,所述干式冷却段(2)具有空气冷却器,所述空气冷却器被布置成围绕所述塔壳(4)的竖直冷却三角体(5),所述冷却三角体配备有用于控制冷却空气进入的第二通风窗(18),所述干式冷却段(2)由冷却三角体支腿(15)支撑,所述塔壳(4)具有沿着所述干式冷却段(2)布置的入口开口(20),所述入口开口用于由所述干式冷却段(2)升温的空气;以及
-干式风扇(7),所述干式风扇布置在所述塔壳(4)的所述入口开口(20)中的至少一些中,用于引发用于所述干式冷却段(2)的机械通风并且用于驱动由所述干式冷却段(2)升温的空气与所述潮湿空气排出流混合;
其中,所述塔壳(4)的高度为所述冷却三角体(5)的高度的至少2倍,所述塔壳用于引发自然通风;并且
其中,所述混合冷却塔(1)还包括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湿式分室(8)之间限定空气管道空间(11)的内盖(12),所述内盖(12)将流向所述湿式分室(8)的环境空气与经由所述入口开口(20)进入所述塔壳(4)的升温的空气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所述湿式分室(8)被布置成具有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湿式分室(8)的中心对齐环状图案,并且在两个间隔开的所述湿式分室(8)之间,设置有通向所述混合冷却塔(1)的中心区域的径向进入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分开的湿式分室(8)为单个湿式分室的或双湿式分室(8),被布置在所述塔壳(4)内部,所述湿式分室(8)具有的形式、数量和尺寸适合于辅助干式冷却能力所需的湿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所述空气管道空间(11)由竖直壁分成空气管道通道,所述空气管道通道将所述冷却空气从所述进气口的相应区段引导到相应的湿式分室(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所述第一通风窗(19)布置在所述进气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所述湿式分室(8)共用公共的空气管道空间(11),并且所述第一通风窗(19)布置在所述湿式分室(8)的进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每个所述湿式分室(8)与所述塔壳(4)间隔至少所述干式风扇(7)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所述干式风扇(7)布置在至少一排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由所述排的所述干式风扇(7)引发的通风覆盖每个冷却三角体(5)的下部区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至少第二排的所述干式风扇(7)布置在第一排的上方,并且由所述干式风扇(7)引发的通风覆盖每个冷却三角体(5)的整个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由所述干式冷却段(2)升温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以切向流矢量分量被驱动到所述塔壳(4)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合冷却塔,其中,所述切向流矢量分量由部分地指向相同切向方向的至少一排所述干式风扇(7)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奈克西欧匈牙利有限公司,未经鄂奈克西欧匈牙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4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